![]() |
|
|||
天津北方网讯:5月10日,天津美术学院举行“青春在奉献中成长”研究生支教团五周年纪念总结大会。共青团中央志工部招募培训处副处长蒋科、团市委副书记冯侠、中共南涧县委副书记陈策、共青团南涧县委书记马荣林受邀出席,共同感受天美学子的执着与激情,感受天美文化的厚重与活力。本次纪念活动也是天津美术学院“青春凝聚在党旗下”纪念建党90周年的主题活动之一。
会上,美院领导及共青团南涧县委书记对志愿者立足本职、踏实工作进行了表扬,同时,志愿者代表也做了演讲。会后,同学们参观了志愿者们的图片及实物展,并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
据了解,2007年天美参加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是参与过的83所高校中唯一一所美术类院校,与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结成对点帮扶协议支教服务地,并先后组织了四届支教团队伍,共派遣了13名优秀毕业生奔赴云南,开展扶贫支教工作。他们秉承“崇德尚艺力学力行”的天美校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投身西部教育,得到了受援地区省、州、县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天津美术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研究生支教工作,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专门成立了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教学副院长、纪委书记任组长,科研处、教务处、招生办、学生处、团委相关负责人组成的研究生支教团招募领导小组,负责支教团队伍的选拔和管理工作,并本着认真选拔、高效服务、严格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推动研究生支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学院相关部门积极做好服务工作,为支教团成员提供可靠保障,解除后顾之忧。同时还设立了研究生支教团专项用费,用于保障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补助发放及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进一步提高支教团成员的教学实践能力,学院在附属美术高中设立支教团实践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包括基础知识、教学技能、心理知识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教学能力培训,使他们能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累教学经验,强化心理承受能力。
在支教服务期间,志愿者立足本职,踏实工作,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教学任务,勇于创新,形成教学特色,积极促进当地的教育改革。他们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克服当地教学硬件设备相对落后的困难,利用有限的资源,充实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水平,传播新的知识和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成长成才的目标。一个志愿者说:“作为支教志愿者,教学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西部山区一个个艰辛的家庭,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是我们克服困难、坚定信念的最大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8至2011四年的云南省美术高考中,南涧艺术考生专业上线率均达到了100%,并一直保持着上线人数居大理州各县市之首的骄人成绩。我们辅导的学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纷纷踏入云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高等学府。我们倾注所有的热情,竭尽所能,鼓励他们自信、勇敢、努力、坚持,用行动改变命运。”
在完成教学课业任务的同时,支教团成员还根据周边贫困地区的考察情况,通过网络的力量汇聚爱心,召集长、短期支教志愿者并多方筹集助学物资。几年来,先后为南涧筹集到来自天美及北京、上海、辽宁、广东等多个地区爱心人士、企业的助学捐款近8万元,助困衣物10000多件,书籍2000多册,文具1200多套,受益学生5300多名。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参与当地的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当地完成很多设计项目。如为南涧设计城市雕塑,为“玉皇阁”、幼儿园设计、制作壁画,为学校设计校徽,制作宣传图文,辅导老年大学等等。
五年来,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为学院高素质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做了有益探索,完善了实践育人的教学机制,践行了学院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五年来,渤海之滨与彩云之南,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使天各一方的两地从此不再遥远,13名天美学子把天美人的真诚、热情和知识播散在了祥云的故乡;五年来,天美学子在南涧的热土上挥洒青春,播种希望,在奉献中砥砺成长。(记者赵首蕊 通讯员杨春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