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作为本市最大的综合性养老院当家人,孙兆元的目标是将第二老年公寓打造成全市甚至全国最好的养老院。为此,孙兆元对员工的要求严厉得近于苛刻。作为国字号的“掌门人”,同样深感护工难招之苦的孙兆元希望国内的护工能走上职业化发展之路,他觉得,相关部门不仅需要出台对护工的补贴政策,这笔补贴还必须直接发放到护工手中。同时,他建议将地段医院改建为老人护理医院,纳入医保,解决养老院看病难的问题。
新闻背景
作为本市最早成立的市级国办养老院,第二老年公寓始建于1953年,最初主要收住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的“三无”老人。2010年新护理楼投入使用后,公寓的养老床位已达850张,是本市最大的综合性养老院。院内有民政局老年病医院,作为市二级医保定点医院,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治疗常见的老年病。这里同时还是天津市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学校、居家养老护理培训基地、天津市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天津市老年综合大学分校。
康复治疗是第二老年公寓的特色,市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就挂靠在养老院内,对护理员进行康复知识培训,养老院还聘请专业康复师为老人制定个案康复计划。
破解招工难
让护工拿到更高的收入
A 考核制度
不按要求翻身
扣发当月奖金
1984年参加工作的孙兆元,2010年就任市第二老年公寓院长,按照他的目标,要将这家养老院打造成为本市甚至全国最好的养老院。孙兆元对员工的“苛刻”在养老院是很著名的,为了让占院内老人半数的卧床老人实现很多医院都难以实现的“零褥疮”,孙兆元建立了院科两节考核、奖惩机制:院科两级均定期检查对卧床老人翻身情况,发现一例不按照要求对老人定期翻身的,扣发护理人员当月奖金的同时,整个科室的奖金将被扣罚30%,发现3例违反养老院规定的,整个科室当月的奖金都会被取消。“作为一家开办半个多世纪的养老院,相关制度的制定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执行。”
2011年初,第二老年公寓成立社工部,引入社工对老人进行照料。养老院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合作,每年有近百名学生志愿者为老人进行心理疏导,组织老人按照各自的兴趣活动。下一步,孙兆元准备引入更多的专职社工师,逐渐改变目前养老院仅有2名专职社工师的现状。“这是不少国外养老院的经验。”
B 福利保障
补贴直接到手
月薪3000左右
作为本市最大养老院的当家人,孙兆元也有他的困难。一方面,三四年前排队登记的老人人数已经过千;另一方面,新建成的护理楼床位因护工数量不够,还有一层楼未招收老人入住。“目前养老院护工数量在100人左右,缺口至少在40人。”孙兆元介绍,目前,除去属于国办养老院编制内的护工外,国办养老院的编制外护工以及民办养老院护工,主要来自外地,部分来自农村。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尽管在市内不算低,但很多本市人仍不爱干护理老人这份又脏又累的活,这使得护工队伍极不稳定,以前曾出现过做了几个月就不干的现象。为了解决护工难招的问题,孙兆元与家政公司合作,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护工的稳定性。
孙兆元认为,要解决国办、民办养老院普遍存在的护工难招问题,必须将护工这个行业职业化,建立护工登记制度,让熟练的护工能拿到更多的收入。孙兆元觉得,政府相关部门对护工进行补贴是必要的,但这份补贴必须直接发放到护工手中。“如果养老院和政府补贴加起来每月有3000元左右,也许肯从事这行的人就会多了。”
破解就医难
将地段医院改为护理院
作为南开区政协委员,孙兆元曾多次提出与养老有关的建议。他曾提过议案,建议将养老院附近的地段医院改造为老年人护理院,纳入医保的同时,设定一定限额,“比如每月3000元。”孙兆元认为,这一方面能“救”活地段医院,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大部分养老院没有医院,老人就医难的问题。
针对今年以来日见报端的与养老院相关的案件,孙兆元认为,相关部门尽快制定细致、可行的法规,厘定养老院与老人、家属的责权利划分至关重要。“谁都知道养老机构是个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普通的民办养老院,遇到一个大的诉讼赔偿可能就倒闭了。”孙兆元建议,对于很多保险公司不愿投保的“意外伤害保险”,同样应由政府相关部门承担,这样能免去养老机构的过高风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机构的建设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