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个月种田,两个月过年,九个月干闲”,机械化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土”。解放的农村劳动力干啥?肇东市五里明镇五里明村农民何江说:“现在外出打工,女工每天都能挣100元,有技术的男工高的挣三四百元。”栾福巨告诉记者,村里的农民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能达到2万多元,打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在保持现有土地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让大机械充分“发力”?昌图县农机局局长苏汉齐、榆树市农机总站站长尹树民、肇东市农业局副局长尹才等基层干部认为,当前东北粮区机械力量和耕作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大机械和先进的耕作技术推广,主要受限于一家一户零散土地经营方式。为此,东北粮区通过组建农机合作社,探索了土地入股、托管等一系列土地规模经营新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肇东市五里明村从2008年开始,依托农机合作社吸引农民以土地入股,实现规模经营。五里明村党总支书记徐凤玉告诉记者,合作社实行整地、机播、田间管理、收获、销售统一管理。每年确保入股农民每亩地保底收入350元,年底盈利部分由合作社和农民分红。
徐凤玉说,2008年以前分散经营时,玉米亩产1700斤左右,通过规模经营后,大机械派上了用场,玉米亩产提高了300多斤,全村形成了万亩吨粮田。遇到农业灾害,土地集中经营优势更加明显。去年村里遭遇了风灾,集中经营的垄沟里没有雨水,庄稼倒伏仅有两成,而邻近散户经营的庄稼倒伏达八成。
榆树市先锋乡民权村建立了村集体、联营、个体三体合一的农机合作社。在管理机制上,实行统一安排作业面积,统一供油供件、统一维修、统一收费验收、统一管理和筹集资金。周围农民可以把土地托管给农机合作社,在交纳了托管费后,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管理、收获,农民在家坐等收粮。
记者了解到,肇东市三年来结合农机补贴项目,全市新增大中型农业机械1036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了39.9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79.4%。榆树市去年实现机械耕整地32.7万公顷,机收水稻3万公顷。昌图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
三个产粮“状元县”的实践都表明,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与记者王春雨徐扬刘毅非贾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