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是一本特别的书,欢迎您阅读我,也希望您帮助我继续漂流。”
一行娟秀小字写在书的扉页,让刘铮手中的这本书有了特殊的身份。“这本书不是我的,是我在校园中无意发现的。”大学生刘铮对记者说,“等我看完,我会将它重新放漂,让它找到新主人。”
据了解,这种图书漂流活动起源于欧美,目的就是能够充分地利用每一本图书,使之成为大众共享的免费阅读资源。人们将自己阅读过的图书投放到公共场所,无偿地提供给拾取者阅读。拾取者在阅读之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将书投放到公共环境中,继续提供给他人阅读。
吉林省长春市图书馆近日开展了一次大型图书漂流活动,首批放漂5000册图书馆藏书,并在市内设立22个图书漂流站,向社会广泛征集漂流图书。
与此同时,北京、太原、杭州、广东……国内很多城市也都陆续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一时间,图书漂流的航道遍布国内各个角落,一本本书籍在爱书人的传递中扬帆远航。
中国漂流图书网是国内一家大型图书漂流网站,网站上的每本漂流书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标识码,使得图书漂泊之旅中的每一站都在网上清晰可见。获取图书的人还可以撰写读书笔记,供漂友们沟通交流,达到“分享藏书,以书会友”的目的。
刘铮表示,这种别具一格的阅读方式在年轻人中十分风靡。“人在书籍中旅行,书籍在人群中旅行,这就是图书漂流独具的魅力。”刘铮说。
长春市图书馆馆长刘惠娟则认为,图书漂流是一种社会参与,是推动全民阅读的新型载体。“这犹如一个流动图书馆,让全民共享图书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