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这起案件给国家、集体和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教训十分深刻,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反腐倡廉重在建设,党员干部一定要筑牢防腐堤坝。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既是各级党委选人用人的具体标准,又是广大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则。因此,要把对党员干部“德”的培养锻炼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全面、客观、准确地考察干部的政治品质、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选人、用人的第一标准,严把选人用人关。对那些有才无德或少德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名声不好”的干部,非但不能提拔重用,发现问题还要抓紧查处,消除隐患。同时,要积极引导、教育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不断加强法纪学习,强化法纪观念,做到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制度不健全、弹性过大、政策设置上留有余地,使得人为可操纵的空间较大。尤其是制度中设定的一些“特殊情况”,早已成了某些职能部门或人员手中“特权”的代名词,而这种特权在客观上给宋亚岩、孙景荣、宋义春等心怀叵测者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也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近几年省纪委查办的长春市委原副书记田忠、榆树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徐凤山等案件,也都涉及利用职权,以“特殊情况”为借口,为个人谋取私利问题。因此,加强制度建设,是国土资源领域预防腐败的重中之重,是从根本上降低腐败“发生率”的有效措施。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加强风险防范,堵塞管理漏洞;要进一步完善制约机制,制定规范化、制度化的审批程序和公开办事程序,审批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人员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要推进各项改革,从制度上对权力的行使进行规范,使权力运行公开化、透明化,杜绝暗箱操作,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
加强对关键部门掌握实权者预防腐败和监督制约机制的建设。要针对权力过于集中的环节和部位,对权力进行合理配置,并通过制定严密科学的程序,逐步建立一套有效制约滥用职权行为的制度体系。要对权力过于集中,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人员实行定期轮岗交流,加强对其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其依法依规履行职责,防止权力滥用。要注重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让群众能够把发现的党员干部不好的苗头及时反映给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形成上下一致、左右关注、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把问题和隐患及早消灭在萌芽状态,让腐败失去生存的土壤。
重视并严肃查处重点领域腐败案件。抵御腐败仅靠内在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人手中有了权力,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缺少强有力的他律,都极易走上邪路。正如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所说:“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因此,针对当前一些重点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的严峻态势,纪检监察机关要高度重视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工作,起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查处一批、警示全体的作用,迅速遏制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势头。(来源:《中国监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