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报讯 【王月 李海燕 实习生 李泽亚】于桥水库北岸,穿芳峪乡刘相营沟口,水波荡漾,绿映眼帘,就在这片人工湿地下面正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村里生活污水在小流域沟道治理系统里兜一圈,就变成了清澈的活水。昨日记者获悉,于桥水库通过“削减”营养、人工湿地等生物处理技术改善了于桥水库周边水体水质,保护了天津市民的“大水缸”,为加快引滦全线水源保护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近年来,于桥水库总体面积水质V类,水库综合营养指数已接近轻度富营养水平。根据调查,于桥水库周边主要污染源为固体垃圾、农田面源、村落污水、山地径流。
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保护天津水源地水质安全,本市启动了包括库区生态修复、库区周边村落环境整治和小流域沟道治理工程。治理工程采用沉砂拦污、厌氧生物过滤、太阳能曝气和人工湿地优化集成的生态处理工艺,对村落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和雨污水进行治理。处理后的水体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
由于该区域内无污水处理设施,村内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威胁库区水质安全。对此,库区周边村落环境整治采用了垃圾收集处理、生态发酵床养殖以及沟塘清淤整修建设沟道防护林与潜流湿地等工程,减少直接冲刷入库的村落污水污物,减轻库周村落对水库水质的污染程度。同时,刘相营建立起村庄垃圾转运体系。
工程实施后,库中水草和水藻数量将下降,水草打捞成本和制水成本将大大减少,每年可减少COD、磷、氮进入水库的排放量。村落垃圾治理工程完成后,一次性可以处理畜禽粪便、垃圾等10.49吨。对水库水草的繁殖起到抑制作用。于桥水库周边水污染源近期治理示范工程已建成,4000立方米/日的水处理能力有力保障了该区域污水处理效率,有效改善了区域水体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