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时光荏苒,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90岁生日。90年的时间对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是天翻地覆的90年。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几度兴衰,几度风雨坎坷。
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举起了明灯,照亮了中国的出路,领导着千百万革命志士,推翻三座大山,拯救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唤醒了四万万中国的劳苦大众,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决非偶然,它是时代的选择,它是人民的选择,它的发展势不可挡。让我们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为主线,追溯其前进的脚印。
1847年11月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1948年1月《共产党宣言》手稿完成。
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它科学的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等根本性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史上的第一部杰作。
1919年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之后,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新思潮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史》等陆续被译成中文发表,一批进步青年毛泽东、周恩来、李达等,在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从革命的民主主义者成长为共产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1920年8月,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首先建立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明确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领导无产阶级以武力实行彻底的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新的科学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通过长期的艰难曲折的奋斗终于找到了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从此,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焕然一新。
“五四”运动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30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人民的革命虽然也血雨腥风、艰难曲折,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却充满了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和胜利的喜悦,终于一步步地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里拯救出来,建立起了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进奔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得到健康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迅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从严治党,提出坚持好“两个”精神,在全党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进一步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脚踏实地,积极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党的“十二五”规划更为祖国的发展和未来描绘出宏伟的蓝图。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历史中,中国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像“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楷模宋鱼水,从当法官第一天起,就给自己定下约法三章:不轻视小额案件,不轻视困难群体,不轻视当事人的任何权利。作为共产党员,宋法官在执政为民实践中,摆正“主人”与“公仆”的位置,牢固树立“人民利益无小事”的大局观念,从小事抓起,从自我做起,用法律最大限度化解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90个风雨春秋,90年的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同全国人民始终紧密团结在一起,从单薄走向厚实,从年轻走向成熟。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今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这艘巨轮,才能乘风破浪,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河北区人民法院 董师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