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我们党走过了90年的风风雨雨之路,走过了90年的艰苦奋斗之路,走过了90年坎坷险阻之路,走过了90年的光辉奋进之路。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还将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90年来,总有一种精神支撑着我们,总有一种信仰引领着我们,总有一种声音鼓舞着我们,总有一种智慧启迪着我们,这就是革命先贤给我们留下的超越时空的红色箴言。透过它,我们感受到了优秀的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红色箴言是一种精神。五四运动爆发后,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在这种“艰难的国运”面前,是悲观丧气,还是挺起胸膛?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大声疾呼:“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这既是对奋勇前进的革命者深情的颂赞和鼓励,也是对畏难者、怯懦者、徘徊者的儆戒和鞭策。
红色箴言是一种情感。帝国主义侵略者疯狂的侵略行为,激发了无数革命先烈的爱国热情,他们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抗争。江上青在他的《芦沟晓月》中写道:“我们要把‘诗情画意’换成‘同仇敌忾’,要把独夫题的‘卢沟晓月’换成千万战士的血腥的纪念碑。”这表达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挚爱和誓死保卫家园故土的情感。
红色箴言是一种傲骨。士可杀不可辱,这早已是自古以来仁人志士们修身律已的法则,也是共产党人一贯奉行的理念。叶挺在《囚歌》中,怒斥贪生怕死的变节者和国民党的走狗:“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是他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是他对于生命、自由和尊严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事实上,共产党人选择成为自由斗士的那一刻,便已领悟到这选择与死亡之间存有割不断的脐带。“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可看作是拥有傲骨的自由的斗士面对选择,向世人豪迈的告白。
红色箴言是一种理想。共产党人是重感情的,但亲情友情再深再浓也抵不过革命理想的召唤。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共产党员表现了最忠贞的气节,最丰富的感情,最高尚的情操,最崇高的理想。陈觉在《致赵云霄》中给爱妻留下遗言:“我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而赵云宵在临刑前留下了《铁窗摇篮曲》:“小宝宝,你是这个世上的不幸者,更是无父母的可怜的孩子,你可记着你的母亲是二十三岁上死的,小宝宝你要好好长大成人,不辜负你父母的期望,永别了我的小宝贝。”生命的火花,凝铸于铁窗镣铐之下,迸发于刀光血影之中。两位烈士虽然从容地倒下了,但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流芳百世,永照后人!
红色箴言是一种信念。为了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共产党人以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行为与反动统治者进行抗争,同时又以笔为武器,写下了大量诗文激励斗志,表达自己不可摧毁的坚定的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和革命信念。白深富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中留下了《花》,发出了革命者充满浪漫情怀的咏唱:“我爱花,我愿意为祖国开一朵绚丽的血红的花!”渣滓洞的黑暗没能湮没他的激情斗志,死亡的威胁没能摧毁他的坚定信念。
红色箴言是一种期待。无数革命先烈为了革命的胜利赴汤蹈火、出生入死,流血牺牲、在所不辞,正是因为他们追求远大的目标、憧憬美好的未来。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对未来的新社会充满希望和期待:“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悲哀,笑脸将代替哭脸,富裕将代替贫穷,康健将代替疾病,智慧将代替愚昧,友爱将代替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这样的理想信念蕴涵着对远大目标的追求,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表现出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革命先烈们对理想的追求、对生命的眷恋、对信仰的执着、对未来的憧憬感人至深。那种平凡里的真情,危难中的担当,绞架上的勇敢,就义前的凛然,都凝化为我们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他们留下的至情至性、至诚至真、至爱至美的红色箴言,使我们在淡漠无视之后痛醒,在幸福快乐之时惊醒,在鲜花簇拥之下反忖,在一马平川之中悟觉。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奋进的号角,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我们的光和热。(天津市委宣传部 鱼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