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是建党90周年,在这值得庆贺的日子里,回忆我在党的培育下成长的历程,很有必要。我虽已至暮年,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肩负的使命永记心间。回忆在党的教导下,自己如何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回忆是激励,也是鞭策。
我是1958年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天津三中任教的。记得学校书记找我谈话,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先做人后当老师,二是业精才能育高材。书记的话,我深思良久。那就是要求教师做到德艺双馨。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品德高尚。
我在天津三中任教三十八年,笃信以师德为高,以自己的规范行动影响学生。前几天,1962年高三毕业生还从武汉来电问候,说:“您教我知识,又教我做人,我永远铭刻在心。”
几十年的教学生涯,我感到无比的充实。三中图书馆藏书丰富,我几年阅遍相关的专业书籍,这些知识扩展了我的教学内容,使我驾驭教材的能力游刃有余。
随着教学能力的提高,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除任高三课之外,还担任语文学科组长。在党内还任分支书记。“地无压力不出油,人与压力轻飘飘”,我把压力变为动力。在繁忙的教学中,我抽空给《语•数•外》写稿,先后发表二十几篇涉及语文、数学的短论。撰写《作文命题要有诱发力》论文,获天津市第二届教育交流论文三等奖。
几十年来,教学成绩稍有起色,校外的社会工作就会找上门来。这些年来,我先后担任区兼职教研员,主持高三语文教学及模拟命题,还任区语文协会理事长。在此期间,相继出版了《语文练习及检测》(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及《议论文写作参考》(内部发行),还受学校委托,为武警六支队、空调器厂、天津油漆厂培训班义务授课。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紧要的关头只有几步。所以,我要在好年华时,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我深知,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满招损,谦受益”,成绩只能说明过去,要想取得新的成绩,必须继续努力。三中虽为重点校,但比起“市五所”有相当的差距。区校两级领导提出高考成绩要赶超“市五所。老实说,我心里很沉重。一是自己是学科组长,二是自己教高三,不作出榜样说不过去。那几年,我反复研究高考出题方向,分析每个学生的知识点可能出现的漏洞,然后有针对性地分类辅导。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93年,高考语文成绩,理科超过了实验中学,文科与南开中学持平。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我把修身立志作为终身追求的目标,人不能让自己徒然的活着,留下的应是闪光的脚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不能虚度光阴。在三中,我始终工作在第一线,在我的眼前,是听课的学生,心里想的是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我要用知识武装他们,用真情激励他们。
几十年来,我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一点成绩,党却给了我很多荣誉,我多次被评为校级、局级、区级优秀共产党员,我的事迹被选录在《先锋队风采》一书中。此外,我还被首批评为高级教师,同时被聘为中级职称评委会评委。
如今,我已是退休老人,唐朝诗人刘禹锡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我要让共产党员的思想境界永远年轻。随时绽放生命的火花,为党旗增辉。(天津市第三中学 杨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