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张玉阔,男,1962年11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同年参加监狱工作。历任天津市梨园监狱主管警察、中队长、副监区长、监区长、副监狱长;2007年任天津市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2008年4月任天津市河西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他从警28来,始终保持良好的政治本色和警察品格。他用对党、对人民、对监狱事业的赤热和忠诚,书写着无悔的人生,铸就着辉煌的业绩。他曾被授予市司法行政系统“廉政勤政、执法为民工作标兵”称号,被市监狱局工会评为优秀会员之友,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连续四次被评为局级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十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这些荣誉无不见证了他的魄力和智慧,这些荣誉无不折射出他的忠诚和敬业,也更加彰显了他热爱事业、履职尽责、不辱使命的精神品质。
临危受命,重任在肩
2008年春节过后,河西监狱领导班子因各种原因需要大部分调整。河西监狱作为市监狱系统押犯数量最多、警察规模最大,又面临易地重建的一所最老的监狱,如何让旧监狱焕发新起色,让老队伍再创新业绩,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为了监狱工作的大局,他欣然接受了组织上的安排,挑起了河西监狱监狱长的重任。他临危受命,深感千斤重任在肩。为了尽快熟悉新的工作和环境,他集中精力,深入调研。两个多月里,他跑遍了全狱15个监区、9个职能部门和科室以及所在区检察院、法院、街道办事处。他把所见所闻所思形成书面意见后,组织召开党委会,一起研究对策,制定和推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提出了“两手抓”、“抓两头”(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队伍建设;一头抓班子和机关,一头抓监区建设和基础工作)的监狱工作思路。倡导要把监狱党委建成党性强、团结好、风气正、充满活力的领导集体;要把机关建成团结、廉洁、务实、高效的办事机关;要把监狱警察队伍建成政治坚定、业务过硬、执法公正、警容端庄的队伍。为此,在全监狱大力推行了“五个一线”工作法,即鼓励警察在监管一线创业;整合警力向监管一线下沉;促进作风在监管一线转变;执法形象在监管一线树立;优惠政策在监管一线体现,为推进监狱工作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此经验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并被司法部向全国转发。
创新机制,克难奋进
河西监狱是天津市监狱系统押犯数量最多的一所中度戒备级监狱,下设16个监区、19个职能部门。尽管警察有六七百名,但却面临着服刑人员数量多、押犯结构复杂、狱政管理难度大、监管一线警力不足的问题。为此,他思忖过,也忧郁过,毕竟调整人事是个敏感问题,而且打破格局,既需要谋略和智慧,还需要勇气和魄力。但是,他本着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激发警察干事创业的活力,还是冒着得罪人的危险,大胆提出了鼓励警察在监管一线创业、整合警力向监管一线下沉、盯着问题在监管一线解决、促进作风在监管一线转变、优惠政策在监管一线体现、执法形象在监管一线树立的“六个一线工作法”建议。建议很快得到了监狱党委的同意。分批将100多名警察充实到了监管一线,较好地解决了机关职能科室、非执法岗位人员臃肿、监管改造一线警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他提议建立健全并推行了警察考核激励机制,制定《警察纪律、作风、工作考核管理办法》、《部门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完善考评和奖罚体系,引导警察尽职尽责,干事创业。此经验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并被司法部向全国转发。
精细管理,一抓到底
监管秩序和安全管理是监狱工作的生命线,监狱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一点,他作为监狱党委书记,深感责任重大。他坚定“细节决定成败”的信念和“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的工作魄力,在完成2008年监狱内部调整的基础上,于2009年初,提出并认真推行了“精心谋划、精准落实、精细管理、精益求精”的管理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以着眼细节、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强化落实为基本要求,一以贯之地将精细管理工作一抓到底,进一步提高了监狱管理的规范化水平,确保了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连续两年被市监狱局评为安保工作先进单位,圆满实现了教育改造安全年。为此,司法部检查组给予了河西监狱“严、细、实、精、准、狠”的高度评价。
打造亮点,以点促面
2009年2月5日,监狱例行召开了狱务会。会上,他深有感触地讲到,“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他说到做到,2009年7月,他为了监狱的“出路”,付诸了实际的行动。为落实监管工作“首要标准”,不断创新教育改造形式,丰富教育改造手段,提高教育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他连续半个月深入到监区联系点进行调研。先后召开了罪犯座谈会、不同层次的警察座谈会。通过调研,他提出了“打造亮点,以点促面”的创新思路。一是倡导在罪犯中开展撰写“周记“活动。通过“周记”的形式,架起罪犯情感沟通的桥梁,打造研判犯情的平台,为管教警察“把脉问病”、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改造工作提供保证。实践证明,“周记”的做法,收到了“于无声处胜有声”的教育效果。二是推行监舍定置管理,强化罪犯的行为养成,提高监狱管理规范化水平。三是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不断加强现场管理、安全管理和劳动管理,促进劳动改造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回报见证业绩。教育改造“周记”和监舍定置管理工作的经验,被市监狱局、市司法局、市政法委转发和推广,工会“职工书屋”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职工书屋”示范点,被市总工会命名为“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生产经济创收值在全局名列第一,仅2010年就完成创收3600多万。300多名工人不仅没有一人下岗,而且两年内提高收入近50%。实践证明,他提出的“打造亮点,以点促面”的工作思路,有力地促进了监狱各项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以人为本,从严管警
要实现监狱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队伍建设是关键。因此,他注重加强班子的自身建设和队伍建设,带头贯彻执行党委会和监狱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讲民主、讲团结,讲和谐、讲统一,讲分工、讲合作,充分挖掘每个班子成员的特长和潜力,努力营造廉洁干事、互相补台、团结上进的工作氛围。他常说:“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警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只要自己能站得直、立得正、行得端,就不怕带不好班子、管不好队伍。为此,他抓警察队伍的教育培训,抓各项监管制度和“双六条禁令”的落实,每逢值班特别是节假日期间,他都坚持凌晨两三点钟查岗,既使身体有病也从不间断,一年四季以监区为家,常常是披星戴月、夜以继日。他这种视事业至上、靠工作赢人的高尚品质,受到了广大警察的一致好评。他在从严管警的同时,更注重从优待警。他着眼警察的实际利益,提出了一系列的从优待警政策:改造警察食堂,改变食堂供餐模式,提高工作餐标准,为监区值班警察增添夜餐,为警察80岁以上父母发放慰问金,为50岁以上警察过集体生日,等等。营造了一个让警察“拴心、安心、暖心、踏心”的良好工作氛围,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广大警察的工作热情,增强了警察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保障力和执行力。
清正廉洁,作风过硬
他常说:我们所处的环境既不是世外桃源、也不是真空,常常会遇到极其复杂的情况。一定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特别是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刚正不阿,是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品质。他以身作则,重点学习和熟练掌握党章、《纪律处分条例》 、《党内监督条例》 、《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行政监察法》 、《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规党法和法律法规。作为党委书记,他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把自己作为领导班子中的平等一员,当“班长”而不当“家长”,果断而不武断,“高人一筹”而不“高人一等”。总揽全局,通过倾听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做出正确的决策。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勤奋务实,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作风正派,严以律己,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目标任务和要求。坚持参与反腐倡廉教育,不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他把对下属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看作是政治上最大的关爱,看作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的责任。有话讲在前面,不做事后“诸葛”。在监狱加工项目引进、工程建设活动中,他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纪律规定禁止的,他首先坚决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河西监狱的信访案件逐年下降,这与他良好的个人魅力、工作作风和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是分不开的。
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无不倾注着他的智慧、艰辛以及对工作的满腔热血,这一个个荣誉无不折射出他对党、对人民、对党的监狱事业始终不渝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