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随着雨季的到来,城市排水受到了市民的关注。6月15日,记者跟随“津沽环保行”活动,对本市今年防汛准备工作进行了采访,目前,排水管理部门已经全天24小时随时待命,制定排水预案,保障小雨不存水、大雨快退水。
据了解,由于天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决定了“上防洪水,中防沥涝、下防海潮”的立体式防洪格局。从今年春天起,排管部门对1320公里的排水管道进行了养护,对检查井、雨水井、进水池、水泵、电机、闸门进行了维修,使雨水泵站和地道泵站的机组完好率达到100%,污水泵站达到95%。对城市原有35处积水片进行了改造,目前17座已经改造完毕,西南楼雨水泵站已经建成,白堤路、中山门三处泵站正在抓紧施工,预计6月20日前完成,对一些尚未修建泵站的新建地区,排管部门安装了36处临时泵站,确保汛期雨水排放有出路。
记者在天津市区防汛调度指挥中心看到,这个包括气象信息预测分析系统、雨量自动采集系统、河道液位实时监测系统、泵站运行远程监测系统、积水片视频监测系统、防汛调度会商决策指挥系统在内的综合放心调度信息平台,能够对雨情实时掌握,提高了排水效率,加快了退水时间。
另外,排管部门还储存了100多套各式水泵,30多台发电机,2部移动式泵车,临时应急抢险排水能力达到6万方/小时,并备有其他防汛物资,专业抢险设备24小时装车待命,随时做好抢险准备。(记者霍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