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就职于解放军总医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们腰间仍别着早已被市场淘汰的寻呼机,医院的寻呼系统就是“总调度”。只要寻呼机“滴滴”一响,院士们便会闻令而动,在一次次“出击”中展现共产党人的忠诚。
他们是院士亦是战士,是医生更是党员。
普通一兵
解放军总医院共有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耳鼻喉科专家姜泗长(已故)、肝胆外科专家黄志强、烧伤整形专家盛志勇、老年心血管病专家王士雯、骨科专家卢世璧、肾脏病专家陈香美、创伤医学专家付小兵。
他们把自己当作人民军队中的普通一兵。
面对战争,他们勇往直前。盛志勇先后参加抗美援朝和两次边境作战,穿越枪林弹雨、不顾个人安危抢救受伤官兵。付小兵先后4次深入云南、广西前线参加战伤救治和战地调查,从事战创伤研究。
面对危险,他们迎难而上。“非典”期间,王士雯遇到一位患者急病发作,她立即口对口实施人工呼吸,使病人转危为安。
面对灾难,他们主动请缨。卢世璧先后参加了邢台、营口、唐山地震救灾。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不顾年近八旬高龄和身患癌症,赶赴震区指导和救治伤员上千人。他说:“当人民有难的时候,作为一名有地震救援经验的老兵,当然要冲在最前沿。”
面对召唤,他们义无反顾。陈香美是获得日本北里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位外国女研究生,她谢绝挽留执意回到祖国,带回价值10万余元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全部捐献给了科室开展医学研究。她说:“党和人民培养了我,就要时刻为党和人民服务。”
仁心仁术
腿有疾病的王士雯坐着轮椅,坚持每天查房。一次,当她“走”到病人的病床前时,病人突然一阵剧烈咳嗽,忍不住要吐痰。来不及去拿痰盂,轮椅上的她非常自然地把手伸到病人嘴边,让病人把一口浓痰吐在她手里。
病人的儿子——一位普通工人当场流下了热泪。王士雯却平静地说:“不迅速把痰吐出来,病人很有可能因为憋气引发心梗,那就有生命危险了。”
和王士雯一样,解放军总医院的院士们用一颗颗医者仁心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大爱情怀。
一位美籍华人的儿子患了鼻癌,从美国到东南亚再到香港,辗转几万里四处求医都没能治好,抱着一线希望来到解放军总医院。
姜泗长精心治疗,手到病除。这位美籍华人感激万分,执意要送他大笔钱。实在推拒不掉,姜泗长就说:“你就帮我订两份美国的耳鼻喉科杂志吧。”躬耕杏林半个多世纪,救治了无数疑难危重病人,姜泗长从未在金钱物质面前“折腰”。
一位患者说,解放军总医院的院士们“为病人把心都掏了出来”。
对自己主刀诊治的病人,黄志强术前经常对照病人的片子,静静地看上一两个小时。为把握病人的重要体征,他在病人身边守候观察一待就是半天。在天冷时为病人检查前,他总要先用体温把诊疗器械捂热。
盛志勇在陕西安康巡诊时毫不犹豫地抽了200毫升血输给一位生命垂危的农妇,接着又为她做了手术。为抢救一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陈香美在剖宫产术后第7天,冒雨赶到病房亲自为患者做穿刺,硬是把这位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