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2011年的夏天,站在校园里的这名22岁青年,带着温厚的笑容。
他的身份,除了是南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外,还曾是5年的“拾荒者”、9个月完成600小时打工业绩的快餐店服务生,以及村里100个孩子的义务辅导老师。
学费差一半父母卖掉羊羔
闫建军出生在宝坻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家里的四亩地种着小麦和玉米,就算父母再勤劳努力,去掉农药、化肥和收割的支出,家中年收入不过两三千块钱。
为了让生活过得好一点,闫建军的父母卖过8年冰棍,也养过绵羊。闫建军读小学五年级那年的一天,忽然下了很大的雾,闫建军的母亲赶着羊出去吃草,一眼没看住,羊群跑到了庄稼地里,误食了当地人用玉米粒和的农药,结果几乎都毒死了。那一年家里损失惨重。
到现在闫建军还记得那个画面,当他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看到了满院子口吐白沫已经浑身僵硬的死羊,又看到父母两个人抬起一只只的死羊扔出家门时脸上的绝望神情,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小学毕业那一年,他以全校第四名的成绩,考入当地重点中学育英中学,但每年3000元的学费,对于一个父亲患有高血压、母亲身体一直不好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家里四处借钱,可在临报名那天还差一半,父母忍痛把还没有养肥的小羊羔全部卖了,才凑齐了学费。
为了尽量节省伙食费,一种没什么味道但一包只卖五毛钱的方便面,成为了他每日固定的午饭,晚上一般是一个馒头一碗稀饭加上从家里准备好的咸菜。
5年拾荒者高分考入南大
“当时看到一个人在喝矿泉水,我就会下意识地想,等他喝完,瓶子会不会给我。”8年级的夏天,闫建军无意间发现拾饮料瓶子和演算扔掉的纸张可以卖些钱,鼓起勇气站起来,在全班公布了这个消息,他开始有了“生意”。
从班里班外、宿舍楼、校园,收集塑料瓶和演算纸,周末,再骑车从学校赶到废品收购站卖掉,“普通饮料瓶一毛钱、易拉罐一毛五、1.5升的塑料瓶2毛钱……”一周大约能挣10块钱。
这个一边捡废品一边读书的孩子,中考时以632.5分的高分考入宝坻一中实验班。继续“拾荒”,一直到高考,考入南开大学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后,闫建军当上班长,从实行班委责任分工制、楼层负责制、建立班级邮箱系统做起,对于班里个别沉溺网络影响学习的同学,他积极开导,在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他也主动为大家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地服务同学。
“老实、厚道、成熟”“大孝子”“全庄人的骄傲”“学习的榜样”“关心学生”……是大家给闫建军的最多评价。
从大一开始,通过层层选拔,闫建军获得了一项基金资助,仅用9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在一家快餐店勤工俭学600小时的任务,看似不可思议的工作,几乎占用了他全部的课余时间和假期。如今,闫建军不再依靠父母,独自负担着自己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
免费帮辅导学生成绩三级跳
“在别人的眼中我也许是个不幸的孩子,但我从来不这么认为,我永远记得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帮助过我。”
8年级下学期,闫建军的母亲因为过度劳累,得了胸腔性腹膜炎,急需手术,刚被送到医院,父亲的高血压又犯了,后又转为脑血栓,是村里人每户五块钱十块钱凑齐了母亲5000多元的手术费。
一路走来,那么多的好心人,让他懂得了“施比受快乐”。
从初中起始,闫建军就开始利用周末、寒暑假回家的时间,为村里村外的孩子们免费辅导功课。
“一个学生是我家邻居,还有两个是我回家买东西时,水果摊和五金店家的孩子,三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中等,希望找我补课提高。”闫建军找来当年自己曾用过的书和笔记,认真备课,这一补就是五年,从2005年到2010年,闫建军成为了三个学生免费的辅导老师,如今他们分别考入理想的大学。
“闫建军是个很强悍的人,对于任何题,看一遍就会。我能考上这么好的学校,全是他5年来辅导的功劳。”同村的任红嫱说,她读高二时,全年级六七百人,她只考到400名。是闫建军在寒假的时候帮她辅导了英语、数学、物理和化学,经过补课,疏导了学习方法,她感觉自己有了自信,在高二的期末,她前进到了全年级100名,而到了高三,她已是全年级前40名,最终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
闫胜杰是闫建军前后门的邻居,从初中开始一直接受闫建军的免费辅导,去年考上城建学院。说起这位和自己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发小”,闫胜杰感激地说,闫建军辅导时,完全没有老师单独补课的拘束,而且讲课方法好,有耐心,同样一道题,能用不同方法讲上两遍三遍,直到确定你懂了为止。
每次闫建军回家都非常忙,白天帮父母和村里乡亲浇地、施肥,收麦子,晚上很多家都找他给自家孩子补课,多年来去闫建军家补课的情景,让其中一个孩子至今难忘。“建军的父母为人都特别好,很支持儿子给大家免费讲课,那时我在他家从晚上七八点开始补课,一直到夜里一两点,两位老人每次都在旁边陪着。”
征同盟学子助学路还会走下去
2008年高考后,每年寒暑假,闫建军都在家乡办补习班来集中辅导孩子,从大一暑假开班招收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12人到2009年招收14个人。到了2010年,一下子来了50名学生要求补习。
大家都知道,闫建军辅导学生不会收钱,学生家长过意不去,最后大家商量着一个学生交100元,但如果赶上家里条件不好的学生,闫建军绝对不会收一分钱。
在同龄人忙着打游戏、郊游和谈恋爱的时候,闫建军假期中的一天是这么过的:每天7:30到9:30给初一学生上课,9:30到11:30给小学六年级学生上课,下午14:00—17:00给初二学生上课,晚上21:00—23:30给高中学生上课。全部辅导结束后,他再备课,一般凌晨两点才休息。马不停蹄地忙碌,他一个人给50名学生用两周的时间复习了一学期所学的内容,再用两周的时间给他们预习了新学期的大部分内容。
“填鸭式教学不好,我的经验是,应该让孩子们在学习时有参与感和成就感,比如英语,我让学生们自己来选词造句,表达自己的情感。”闫建军说,每周他都会对孩子们进行一次小测验,巧思和耐心,学生们从对学习“无所谓”,到有了上进心,对待学习、对待生活越来越认真。
“我会继续找闫老师辅导,他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拽着我往前跑,直到我像他一样优秀。”8年级的曹嘉诚感激地说,他以前对英语非常厌学,题目不会做,考试时靠“瞎蒙”,很少及格。但闫建军并没有一上来就让他背很多单词,而是讲语法、教答题技巧,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让他在做题时自我感觉单词量的匮乏,从而主动开始背单词。
闫建军说,这条助学路,他还会继续走下去,他更加盼望着能有更多步入大学的学生为家乡的“助学工程”贡献力量。
当曾经的阴云散去,灿烂的阳光下站着一位充满理想的青年,而此时山花盛开。记者万力闻摄影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