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随着高考、中考的结束,不少同学为自己的高中、初中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接下来的人生路该怎么选择呢?记者采访了光亚学校初三毕业生黄羚恩、詹凌云;高中毕业生边阳洲和严闵嘉。这几名个性独立的学生选择了不同于常人,又充满挑战的人生道路。
热衷兴趣课从小学就住校
今年,詹凌云从光亚学校初三毕业了。“我准备今后要出国。”初中时,詹凌云就去了加拿大,她把自己的留学目标定在了多伦多大学。
虽然个子不高,自称是班上最迷你的,但是詹凌云在光亚可是一个老资格了。从小学起,她就开始在光亚住校,学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原本很害羞的她,因为常年和老外打交道,现在不论见到谁都能很大方地秀上自己的英语。
小学时,她最喜欢外教老师的游戏课,两个同学比赛猜单词,一对一打擂台,英语接龙……这些都是她的最爱,“外教老师还经常带着同学们到草坪上上课。”
初中时,她被分到了拓展班,既上中国初中教材,又上美国教材。学习美国历史、数学、物理、生物、美国英语、语法写作。而她最热衷的就是丰富多彩的兴趣课了,“我们的兴趣课那可就多了!烹饪、化妆、美容、户外运动、模型、篮排球、棒球、打铁……”詹凌云开心地数起来,她最喜欢烹饪课,教你怎么烤饼干、面包、做比萨。除了烹饪,詹凌云还选择了学习小提琴。
转眼初中毕业了,詹凌云选择在暑假打工。“每届毕业生,学校都建议我们去打一份工,有一份体验。”身材娇小的她,选择了到妈妈的美容会所帮忙,“发传单,帮工作人员拿东西,已经干了十多天。”
“我喜欢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她告诉记者。
兵乓女孩被纽约州立大学录取
从成都一所著名外国语学校初中直升高中部,就读一年后转学到光亚学校,边阳洲的这个选择在旁人看来难以理解。但两年后,这个倔强的女孩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录取,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当时的选择。
“我喜欢光亚的学习氛围,能给学生很多个人时间,并且能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自由空间,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谈及自己两年前的选择,边阳洲认为很值得。在光亚学校两年高中生活中,每周都会有1-2次社会活动,去医院看望病人,去农村宣传节水环保,去敬老院当义工……而让她印象最深刻的则是2009年的圣诞节,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灾区当志愿者,教小朋友们学英语。第一次当老师的经历也让边阳洲学会了换位思考。
而平时除了学习外,边阳洲最大的爱好就是打乒乓球。每周她都会和同学挥拍比试一番。“我们还组织过一次乒乓球锦标赛呢。”提起这件事,边阳洲颇为得意。虽然是几个同学在课余组织的“民间”比赛,却吸引了不少老师和同学参加。“最后我获得了女单冠军,还和我们老师搭档,获得了混双、女双的亚军。”
这些与其他同学比起来不太一样的经历,也成为了边阳洲申请国外一流大学的一大筹码。前不久,边阳洲已经收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练习书法8年立志延续国粹
练习书法8年,师从著名书法家徐无闻的弟子向黄,已考取书法8级,并获得成都市优秀艺术人才选拔赛二、三等奖……这份出色履历的主人公黄羚恩竟只是一名刚刚初三毕业的男生。“书法仅仅是我的其中一项业余爱好,我还有打乒乓球、做模型等等很多兴趣爱好。”而哪怕是到了初三,这些爱好也并没有因为紧张的学习而被迫放弃,黄羚恩说这要归功于学校给予的轻松的学习氛围和宽松的成长环境。
黄羚恩的父亲是个练了30年左右书法的书法爱好者,在他的熏陶下,从小学一年级起,黄羚恩就开始练习隶书和楷书。哪怕到了初三,黄羚恩还是坚持每周都要练习书法。因为在他心里,还藏着一个愿望:“我要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把书法这门国粹延续下去。”
而自从初二学校组织去都江堰的一家敬老院看望老人后,黄羚恩每个月都会至少抽一天时间去那儿当义工。“黄爷爷今年80多岁了,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身上还留有弹片。虽然是个孤寡老人,但是他特别乐观,我跟他很聊得来。”一谈到义工经历,黄羚恩就有说不完的话。或许是因为这些经历,与他的同龄人相比,黄羚恩要更加成熟。
在光亚学校读完初中后,黄羚恩决定继续升入光亚高中。“在宽松的成长环境中,让我能体会到学习的愉悦感。”黄羚恩说。
钢琴8级被美国文理学院录取
“我觉得文理学院适合我。”高三毕业后,严闵嘉选择了美国一所文理学院,她一共申请了15所美国大学,被7所录取。而她选择文理学院路易斯·克拉克学院的原因跟自己当初从高一转学到光亚的原因一样,“我喜欢小班教学的氛围。”
8岁学钢琴,现在已经是钢琴8级,在学校学油画、架子鼓。严闵嘉在高中时选择了光亚学校的IB课程,每天下午3点放学,为了交论文她也曾经最晚学习到凌晨,也曾经和同学们为了复习数学挑灯夜战到凌晨3点。让她觉得最有挑战的是高一做的CAS活动,“我要做义工、参加活动、学柔道、到小学教英语,到都江堰板房宣传环境保护,这些活动全部要修学分,修够150个学时。”
“光亚是一个很特殊的学校,教学模式和理念很不一样,强调学生思维的发展、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心。”在妈妈的帮助下,严闵嘉曾经到成都血液中心当了两年志愿者;2009年台湾风灾,严闵嘉组织自己的初中小学同学一起上街卖爱心T恤,为灾区筹集了1000多元善款。十几名同学自己联系物管、街办,在街上“合法”摆地摊,叫卖。“我们把家里的桌子搬出来,在树上贴海报,一天居然卖了30多件!”
纪驭亚华西都市报记者张峥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