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初夏六月,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校园里出现一片忙碌的景象,回校办理毕业手续的应届毕业生个个喜上眉梢。原因为何?“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挺高兴的!”
据悉,川师文理学院的就业率又再创新高。到目前为止,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7.7%,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7.41%,专科毕业生更是抢手,高达98.41%。学校本专科共计有十余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不但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在不断提升,就业质量与毕业学生的满意度也在稳步提高。如在四川省人才服务行业协会组织的公招中,一共招聘三位,其中两位是川师文理学院的毕业学生。川师文理学院的毕业学生已经获得了如华为荷兰分公司、中石油北京分公司、中铁二局、中粮集团、西南核动力设计院等众多企事业单位的好评。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一所办学历史仅十余年、被批准为独立学院仅七年的年轻高校,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是如何使毕业生就业率屡攀新高的?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采访了院长唐志成。
教学质量工程保驾人才培养质量
唐志成院长告诉记者,学院以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强调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引导教师潜心治教,致力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等的大胆探索与创新,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近几年来,川师文理学院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项目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批准在建的省级特色专业两个、省级精品课程三门;工商管理、油画教研室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拥有了自己的省级教学名师;文科综合实验中心被批准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今年在质量工程建设方面,文理学院的“管理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与“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中心”又获立项。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已经位列同类院校的前茅。
社会满意度考量学校办学质量
据悉,川师文理学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大学科、细方向”的专业特色,“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以及“人文素养、科学素质、职业素养”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结构。同时紧扣社会发展需要,保持与社会、行业、企业的互动与合作,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学习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无缝对接。这样,学院就能保证培养质量。正是这样的文化理念,这样的专业特色,这样的培养理念才使川师大文理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逐年提升。
唐院长说,“‘创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培养社会满意的学生’是我们的办学宗旨,自然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是对我们办学质量的考量,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高低当然是学生、家长、社会说了算。”
川师大文理学院不断上升的就业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给予的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说明已经经受起了社会的考量。让学生满意,让社会满意,川师文理学院将秉持这样的宗旨,继续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