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沙僧对悟空说:“大师兄,听说二师兄又涨价了,好像快超越师父了”。这个有关“猪肉贵过唐僧肉”的调侃最近频频被提及。“二师兄”成了今年的领涨先锋,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京城餐饮市场,一些餐馆虽然没有直接涨价,但菜品中的猪肉原料开始缩水。“涨价会招来抱怨,不涨吧,又难以保住成本和利润”,不少店主称,猪肉价格上涨让他们左右为难。
现象1
“肉末烧腐竹”见不到肉末
市民史先生在劲松附近的一家粥店用餐时,点了一道“肉末烧腐竹”,可菜都快吃完了,“肉末”也没有现身。“肉末烧腐竹是20元,这可是荤菜的价格,一丁点儿肉星都没有怎么能当荤菜呢?”史先生找到了粥店的值班经理。双方协商后,经理表示史先生的菜已经吃了大半,没法退;考虑到菜中确实没有肉末,就为史先生减掉了4元钱。
“肉末就值4元钱吗?现在猪肉价贵,店家为了省钱不放肉末,可以,但你别再按荤菜的价格卖啊”,史先生的妻子对店方的处理并不满意。
还有的餐馆肉菜减量减得比较“艺术”。一家湖南菜馆的红烧肉38元一份,以前服务生最爱向顾客推荐这道菜,但现在顾客去得稍晚,服务生就会抱歉地说:“今天已经卖完了,要不您点点儿别的吧?”
在大众点评、饭统网等美食网站的论坛中,不少网友均反映,现在很多菜品一遇上原料涨价就名不副实了,“宫保肉丁应该改名叫宫保黄瓜,酱牛肉应该叫酱黄瓜……主料用的还没有辅料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