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美国政府的偿债义务有宪法依据,到期不偿债肯定构成违宪。不过,美国历史上有过五次赖账经历。但是,每次名义上美国都不会赖账违宪;实际上,美国惯用大把贬值的纸币来偿还、稀释债务,形成美国式的赖账违约方式
陈坤
8月1日,奥巴马发表声明,国会两党领袖已就提高债务上限和减赤达成一致,使美国终于在8月2日期限的前一天,避免了出现历史上的首次债务违约。一般来说,美国不会违约,美国没有违过约,美国也不能违约。美国承受不起违约的代价,全世界也承受不起。
欠债还钱有宪法作依据
美国宪法对公共债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1788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生效前所负的一切债务和所签订一切契约在本宪法生效后对合众国仍然有效,其效力一如邦联时代。”
1868年批准的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第四款规定:“对于法律批准的合众国公共债务,包括因支付平定战乱或反叛有功人员的年金和奖金而产生的债务,其效力不得有所怀疑。”
这就是说,美国政府的偿债义务有宪法依据。
宪法是根本大法,是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是最高理性的体现。无论是民众,还是政府,均在宪法之下。宪政文明、宪法至上是美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宪法权威是美国民众和政府的应尽义务。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违宪审查的国家,联邦最高法院拥有对一切涉及联邦宪法问题的最后审查权。是否违宪,联邦最高法院说了算。
既然宪法规定了经法律批准的合众国公共债务的效力不容置疑,到期偿债是政府的义务,到期不偿债肯定构成违宪。
不会轻易赖账违约而踩违宪红线
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克里斯·迈尔认为美国政府在1779年、1782年、1862年、1934年和1979年有过五次赖账经历。仔细分析,这些赖账经历并未触及违宪红线。
1779年和1782年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战争摧毁了美国经济,金银等贵金属奇缺,美国政府无法按约定条件用贵金属偿债,只能通过狂发纸币,用大把大幅贬值的纸币来偿债。名义上没有拖欠,也没有有债不还。美国宪法签署生效时间为1788年,是在它们之后,按不溯及既往原则,即使赖账,也不违宪。因为无宪可违。而且,签署生效的美国宪法承认这些债务有效。
1862年是在南北战争期间。战争造成了黄金短缺,使北方联邦政府无力按约定条件用黄金赎回债务,只能采用贬值的美元来偿债。仍然名义上没有拖欠,数量上也没有减少。1868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四条第四款生效,确认所有法律批准的公共债务有效。因此,不能认为本次赖账行为违宪。
1934年,美国经济萧条,黄金价格暴涨使实行金本位制的美国出现了黄金短缺。当时,美国债券和黄金挂钩。为了保证经济正常运转,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授权罗斯福总统在持有黄金问题上采取进一步行动所需要的几乎全部法律权力。于是,罗斯福总统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宣布美国公民持有或拥有金币、金块或黄金证券为非法。政府停止用美元兑换黄金。国会立法规定传统的黄金条款合同失效,以纸币偿付债务。美国财政部宣告不再用黄金偿还债务,出现了1934年的违约事件。1934年没有延期偿债,更未赖账,只是不再用黄金偿债,且有国会立法为依据。虽遭到了债权人的抗议,但联邦最高法院并未认定国会和总统违宪。
1979年的赖账更是“技术因素”造成。1917年美国设立国债上限制度。到了1979年,因财政困难,卡特政府要突破举债上限8300亿美元。于是,国会两党在债务限额问题上上演了“小鸡游戏”(绝对不妥协游戏)。最后,时任财长的迈克尔·布鲁门塔尔警告,美国离历史上首次违约只剩几个小时后,两党最终达成提限协议。
由于两党是在“最后一分钟”达成协议,加上持有到期国债的投资者众,偿付工作量大,导致有数千宗到期美国国债没有及时偿付,出现“技术性违约”。显然,这次违约没有主观故意,也不存在支付能力问题。部分没有及时兑现的投资者对美国政府提出了集体诉讼,获得了利息损失补偿。并且,美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仅此次技术事故,让美国政府付出了融资成本提高半个百分点、多付几十亿美元的代价。显然,这次也不能称之为违宪。
前车之鉴,名义上美国不会赖账违宪;实际上,美国惯用大把贬值的纸币来偿还、稀释债务,形成美国式的违约赖账方式。
难以承受赖账违宪代价
如果本次美国国会两党不能就提限达成协议,按目前美国的财政状况,最多到今年九月,美国就无钱偿还到期债务,违约不可避免。
如果违约成真,将给美国带来巨大的违约成本。
首先,给美国政治带来冲击。如果国会两党没有达成协议而出现违约,联邦最高法院可以追究他们不作为;为了避免违约,美国总统可能越过国会直接提高限额,从而造成总统和国会间的矛盾;同时,债权人将运用集体诉讼起诉美国政府,要求偿债和赔偿损失。根据1979年技术性违约的判例,胜诉概率大。
其次,给美国和世界经济带来冲击。
第一,今后融资成本会大规模上升。现在美国国债数量接近15万亿美元。只要债券利率上升0.5个百分点,美国每年就得多支付750亿美元;如果上升1个百分点,将多支付1500亿美元,负担巨大。
第二,民众成最大受害者。美国国内投资者持有美国公共债务总额的68.5%,海外持有31.5%。如果违约,美国国内投资者损失最大。
第三,无钱支付大笔开支。到8月份,美国政府的收入为1720亿美元,开支达3070亿美元,包括工作人员的工资、贫困人员的社会福利、庞大的社安系统以及国防、反恐、交通、通讯等各方面的服务。缺口1350亿美元要靠借债弥补,如果违约将很难筹到这笔款项。
第四,损害美国信用。投资者信心下降,国债价格走低、利率上升,美元汇率下降、利率飙升。美元有失去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地位的危险,并波及全球资产价格定价体系,全球资本市场将失去风险评估基准,风险资产中长期价格波动扩大。避险天堂缺失,黄金将会获显著上升动力。
第五,损害美国实体经济,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美国私人信用将严重弱化,消费和投资将锐减,出口下降。即使采用第三次量化宽松,其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并伤及美国及全球经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20%至30%。
因此,美国不会选择直接赖账违宪。最可能的结局是像以往一样用一大把大幅贬值的美元来偿债。美国做得到,也没有成本。在短期,违约风险小;在中长期,美元狂贬风险大。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