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海洋局获悉,由该局投资兴建的全国首个湿地型自然保护区鸟类视频监测系统,日前在七里海湿地兴坨水库鸟岛正式投入使用。今后,栖息于此的鸟儿,将由“电子眼”24小时监测呵护。
鸟类种数占天津近八成
据介绍,鸟儿被誉为“湿地精灵”,它们的日常行为是衡量湿地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七里海湿地兴坨水库鸟岛面积约150亩,共有鸟类182种,占整个天津地区鸟类种数的78%。其中包括丹顶鹤、东方白鹳、金雕、白肩雕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大天鹅、小天鹅、白枕鹤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0多种。
三里外看清鸟儿捕食
“大家快看,这只苍鹭正准备捕食。”昨天上午,记者在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看到,在一块巨大的电视墙上,分成8个区域显示出数公里外兴坨水库鸟岛上的实时影像。监测视频中的苍鹭正悠闲地踱步,它的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根羽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突然,它猛地俯下脑袋,向水中一啄,衔起一只小虫吞了下去。
“鸟儿的警惕性非常高,以前只能在五六百米外用观测镜远远地看,仅能大致分辨出其种类,根本看不到如此生动的画面,且影像无法保存。如今,利用国内最先进的视频监测及光纤传输技术,通过分区域架设在鸟岛上的8个具有夜视功能的高清摄像头,视频信号实现全覆盖,每个摄像头都能够俯视及仰视90°、旋转360°,1.5公里外鸟儿的一举一动纤毫毕现。一旦发现任何可疑状况,执法人员可立即采取措施。”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
深度观测保护湿地系统
经过近3个月试运行,这套视频监控系统已收集保存了200多个小时的高清晰鸟类影像资料,其中群鸟捕食、鸟妈妈给孩子喂食等画面十分罕见,开创了我国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观测的先河。
据介绍,下一阶段,市海洋局将与本市鸟类专家携手对七里海湿地鸟类进行深度观测,为它们营造更适宜的生存环境,还会从这些“湿地精灵”身上获得线索,更好地分析和保护津城湿地系统,进而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记者马庚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