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这个故事的中篇原版,在五年前便已读过。长篇感觉似乎略逊色些,开头结尾的扩充或许使故事更趋于完整,却不及中篇本来的巧妙结构因为留白而凸显的张力,最明显的对比请参看长篇与中篇各自的结尾。不可否认,故事还是好故事,扩写也有可加分的地方,比如写国军撤离南京,就把政府的无能与民众的苦痛揭示了出来,带着读者更深入历史。故事主角是一群”妓女英雄“,看上去难登大雅之堂,读起来有另一种感伤。众生其实是平等的,小人物的不幸折射出大时代的悲惨命运,我们除了要以史为鉴,还须有感恩的心。(赵欣)
◎单看题目,就让人想起《红楼梦》里那些美丽的女子,以及她们悲剧性的归宿。《金陵十三钗》也确实在写一个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剧,甚至是人类的悲剧。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以此为主题的作品不少,却又不好驾驭。严歌苓以独特的视角、巧妙的构思,把故事演绎得跌宕起伏。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借助教堂一角和十几个人物,书写了深刻的思想内容。(顾中华)
◎谈到妓女,人们往往会露出鄙夷的神色,因为她们浓妆艳抹、自甘堕落,与男人寻欢作乐只为获取钱财。我和很多人一样,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然而读过《金陵十三钗》后,我才发觉这一切都只是表象。没什么人会注意到,我们眼中低人一等的那些女人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迫走上那条道路的,她们天生并不如此。她们与其他女人一样,有爱有恨,有血有肉。最让人意外的是,日本人来教堂抢女学生,赵玉墨带领窑姐们主动化装成女学生,牺牲了自己,为女学生赢得了逃跑的机会。(杨洋)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严歌苓的这部小说,读完如同自己做了一场惨烈的梦。十三个风尘女子,十三张模糊又清晰的面孔,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再一次见证了当年南京大屠杀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赵玉墨等原本13个所谓次一等的生命,当她们主动要求代替女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她们时,真的是草木含悲,风云变色。原来,在生死面前,并不是人人都有生的权利。死去的人们,惨烈的毁灭,这些好像已经渐渐远去的历史,我们却不能遗忘,更不敢遗忘。毕竟战争的创伤是永远无法抹去的,历史的天空会永远记下这一页。(方海斌)
作者:严歌苓
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825分
★平均分
★读者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