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秋未至,月饼先热。“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月饼保质期从20天到120天不等,同一口味的月饼甚至保质期也可能有几倍之差,令人疑惑不解。
小企业“手抖法”
乱添加防腐剂
“防腐剂添加多少确实是月饼‘长寿’的秘诀之一。”食品生产从业者汪国钧告诉记者,大企业对防腐剂的把控比较严格,但很多小厂家对添加剂尤其是防腐剂的监管宽松,常常采用“手抖法”添加。“也就是说手一抖就加多了,保质期一个月的月饼实际上放三个月都不会坏。在超市选购时看到没有脱氧剂、厂家名不见经传、价格很便宜、保质期还很长的月饼,很有可能就有问题。”
“约定俗成”为2个月
监管空白亟待弥补
多家食品企业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保质期长短是“企业自己说了算”。从事月饼生产多年的业内人士指出,业内目前“确定”通用的月饼保质期为2个月,并大多统一“规定”不同时间生产的月饼一律到9月30日过期,“这是怕时间标长了消费者将来找麻烦,时间标短了又卖不完,所以就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
关于食品保质期,此前在网络上有一份流传甚广的有关“规定”。不过,汪国钧对记者表示,国家轻工业局已撤销,在计划经济时代确实对食品保质期有“国标”规定;但市场放开后,不同企业生产条件和工艺不同,保质期很难做到统一,这些规定已经取消。
规定取消让一些小企业有了可乘之机。业内人士表示,规范的做法是,企业在新产品上市前进行多方面测试,过段时间再进行检测,最终科学认定保质期。而很多小企业却并不会这样做,别人标几天我也就标几天,随意性非常大。监管部门太过于依赖检测手段,例如月饼的某种添加剂如果没有在配料表中标识出来,事实上通过检测找出来如同大海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