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据王久华介绍,为了促进老百姓就业,政府确定“产业立县”的发展战略,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新型工业和现代特色农业。
“现在,北川已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产品交易中心、北川-山东产业园、巴拿恰(羌语:集市)商业步行街等具有北川特色的产业。”王久华说。
北川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灾后重建时新县城充分考虑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走在北川新县城中轴线上,巴拿恰商业街、禹王桥、抗震纪念园、羌族博物馆等依次排列,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羌文化氛围。
目前已有100余户商家入驻巴拿恰商业街,每天来北川旅游的游客约5000人。今年国庆期间,北川新县城吸引了20.1万人次的游客,实现旅游收入2497万元。
“国庆的时候,巴拿恰的一个米粉店就实现了五六万元的营业额;羌绣店也挤满了人,一只李子大小的香囊能卖到50块钱,一幅2米长、半米宽能挂在墙上的牡丹羌绣图,要价近万元。”王久华感慨地说,“这条不到600米的商业街,解决了上千人的就业问题。”
在地震前,当地不少人靠出租门面房和经营小生意挣钱,他们赖以生存的固定资产在地震中化为乌有,不得不重新寻找就业的方式。为此,当地劳动就业保障部门和管委会先后组织过焊工、车工等技术培训,并提供了一些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就业。据统计,3年来北川政府帮助“零就业”家庭、遇难人员家属等困难、特殊群体就业6万多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93%。
“毕竟在后重建时期,让群众既安居又乐业,是最重要的任务。”王久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