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期登场:《温流一刀》 □温瑞安
温瑞安,已出版作品逾千部,译作多种,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及漫画逾35部。代表作有四大名捕系列。
写作微侠,一如咏春拳的标指,一寸短,一寸劲;也像古诗,字短情长。在现代生活急促节奏里,温瑞安尝试以最少的言辞,找回最爽的感觉,滚滚红尘,花花世界,弹指听音,刹瞬芳华。
“嘿嘿”觉得,自己已潜伏在这儿多时了,总不能如入宝山空手回吧!所以她也来个打破砂锅问到底:“可是,老师不上网,不在网上发文,这跟他续不续作、填不填坑,有啥关系?老师大可以在报纸杂志上连载啊!”
穿越老作家的关门弟子梁逃在旁听了,哈哈大笑:“有莫大的关系,这关系要比美国大峡谷的坑还阔,韩国济州岛的坑还深咧。”
“这话怎说?”
“你想想看,上世纪80年代之后,电子时代来临了,报纸杂志,阅读潮流因而受到冲击,改在网上阅读了。绝大部分的小说连载发表,都中止了,腰斩了或停登了。那时有所谓八大明王,但其作品大抵已发表完成,出版齐全,老师在他们之中,还算比较年轻的,但这也有这的坎坷,之前的大师或仙逝,或辍笔,或不写了,仍在创作不辍的,就剩下老师了。你细心推算一下,老师的作品,是不是在70到90年代,写得最盛?出得最多?而且几个系列一气呵成的写下来,正值最精彩神迷时,可惜,就在这时候,整个文化出版风气变异了。”梁逃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说这些文化轶事,如数家珍,“这事恐怕不是老师一人遇上的,许多大作家或文坛名宿,只要仍然健在,一样遇上这烦恼。不过,可能以影响老师为最,因为他当时有几个系列,运笔正酣,并未写完,而且正已建立了庞大的读者群和粉丝,我们都是其中之一,锲而不舍地期待他的新作。”
“那他为什么不写下去呢?”嘿嘿忍不住说了心里的话,“要我是他,这么多年了,还有这么多以前的死忠粉丝和新人类读者,看完他的旧作,仍在苦苦等待他的续作,如果是我,便说啥都会写下去的,而且,既然有这么多人要看、想看,又怎会没人刊登、发布或出版呢?那是说不通的吧!”
“你说对了。真的是这样子。其实这也许是很多作家遇到的,只不过可能基于面子上和商业上的考虑,又或者没我遭遇那么狼狈和崎岖,所以才不拿出来说事,或者矢口否认吧。”穿越老作家笑眯眯地说,“我的小说是本来应报纸杂志约稿而写。那时候,最高纪录是每日或每周要写18个专栏和连载,用我稿子的主编,应该都记得,哪怕我生病、旅游时期,都从没有断过稿或不交续作的先例。后来,就是报纸杂志改版了,登小说少了,那我的作品就停滞在那儿了,大家都习惯上网看文去了。那也罢了,反正我早年就是为兴趣写作的,根本不在乎有无稿酬,甚至写了整十年后,才发现可以赚稿费半工半读,还可以帮助同学完成学业办杂志诗刊,所以我也就先停下两三个系列,算是半歇状态,回一口气,但笔不停写马不停蹄,打算仍然专攻其他二三个系列。”
嘿嘿忍不住打岔:“那你为何不先完成一个故事,再写另一个故事呢?一下子开那么多个系列,当然不能同时应付了。”
“那可不是老师要开另一个系列的,那时杂志约稿都是这个样子。那时老师作品火红一时,报社杂志社,请他出席,约他吃饭,总要拍他肩膀求稿子:请您给我们报章开个小说连载。老师无法推却,表示能不能把后续作品给他们发布,社长编辑都很怪老师不够朋友,不给面子,都说:给我开一篇新的嘛,我们的读者都要从头看起,那有什么办法呢?”
36
明天请看:有粉丝最好,没有我吃面
独家连载微侠小说
温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