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月4日起,俄罗斯各地掀起游行集会,抗议俄杜马选举结果不公。据官方统计,俄警方共拘留约千名非法集会者。西方舆论很高兴,企图借机把普京拉下马,引起俄罗斯民意与西方舆论宣传的尖锐对立。英国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学者阿历克斯·尼斯表示,西方压力会给普京当选带来障碍,对这些,普京都会算在西方国家头上。
学者
有人企图挑起流血冲突
让俄丧失主权
俄罗斯著名政治学者、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谢尔盖·马尔科夫日前接受媒体采访,他认为西方企图挑起民众与护法者之间的暴力冲突,并警告示威者不要上当。
马尔科夫认为,示威的出现是诸多因素混合在一起造成的,而最主要的就是活动的策划者试图最大限度地否定“统一俄罗斯”党的胜利,显示这种胜利根本不存在。
其次,就是俄罗斯国内外存在一些政治势力,他们想最大限度地否定俄罗斯政治体系,削弱俄罗斯,使西伯利亚脱离俄罗斯,控制石油和天然气并在俄罗斯建立一种不独立、无主权的依赖外部势力的体制。
第三,某些莫斯科人反对执政党。俄近年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抗议”文化,在那些百万人口级的城市里形成了足够庞大的人群,他们不断对周围的人说:“我没有投‘统俄党’的票,我身边的朋友、我朋友的朋友,没有一个人支持‘统俄党’。为什么它还能得到46%的选票?”于是,这些人就聚集起来,而且由于人数众多而怀疑“统俄党”通过作弊赢得选举胜利。
马尔科夫指出,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让“策划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类似基辅几年前爆发“橙色革命”时的感觉:当时大多数人确信乌克兰政府在选举中舞弊。“但我肯定,在‘橙色革命’时期,乌克兰支持的是亚努科维奇。”他说,当时曾警告过乌克兰抗议者,尤先科和季莫申科只是利用他们的抗议来达到自己争权的狭隘目的,而且最终一定会背叛这些抗议者。“但抗议者根本不信。遗憾的是,这些最终成了现实。”他说。
马尔科夫认为,莫斯科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绪很有可能被某些人利用,那些人有着非常肮脏的目的,包括使祖国蒙受失败并丧失政治主权。“无论是莫斯科人,还是护法人员,都不应该中了这些挑拨离间者的圈套。”
俄罗斯首富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也认为,俄罗斯现在无人能取代打算明年3月竞选总统的普京,“我没有看到另外一条路,也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走上另一条路”。
俄媒
普京当选无悬念
美欧应考虑干预后果
俄罗斯下一步会怎么走?法国《世界报》的一篇文章提醒西方,不要认为普京就这样被搞下去,选民仍然多数支持普京,或至少不支持普京的自由派对手。文章说,不要被街头的示威所迷惑,自由派的群众基础并不比先前更强,至少从目前看,普京明年3月的当选并无什么悬念。此外,统一俄罗斯党失去的选票,都被俄共、自由民主党等对西方更强硬的政治派别分走,西方的思想阵地看不出正在俄扩大。
在俄罗斯舆论看来,避免混乱是众望所归。俄罗斯《观点报》8日援引俄政治局势中心专家明琴科的话说,俄罗斯人不要忘记苏联解体的教训,当时就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煽动下,才造成苏联解体,让俄罗斯沦为二流国家,俄罗斯人应避免这种悲剧再次发生。
“谁仇恨普京,谁就是背叛祖国”,俄罗斯网民海克斯托在俄罗斯电视台网站上的留言让人看到了俄罗斯民意与西方舆论宣传的尖锐对立。
俄《真理报》则称,欧洲与美国政治家已经发动一场攻势,干涉俄罗斯内政,仿佛布鲁塞尔或华盛顿的一句话就足以让莫斯科变天。俄罗斯无须理解美欧政治家失去理智的原因,请关注这场精神错乱的政治后果。外国干涉的企图只能让俄罗斯人在外敌面前同仇敌忾,团结在领导人周围,保卫俄罗斯。美国越试图在俄罗斯“推进民主”,普京越有胜算。
美国
花费900万美元
借网络煽动“革命”
美国总统发言人杰伊·卡尼9日在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说,美国已经为俄罗斯最近的国家杜马选举花费了900万美元。
据俄罗斯之声10日消息,在被问及这笔钱是否用于帮助俄罗斯的反对派团体时,卡尼称自己不知道这笔钱的详细用度计划,但是他承认美国正致力于支持世界各地的此类活动。在此之前,俄罗斯总理普京曾表示,俄无法接受外国资金流入俄选举。他指责美国国务院试图颠覆俄罗斯的局势。
针对目前俄罗斯的国内局势,一些西方媒体鼓动奥巴马政府抓住俄大示威的机会,加强干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8日的社论称,国务卿希拉里已经开始放话,支持“俄罗斯人的权利与期许”。奥巴马必须公开站在示威者一边。
在俄罗斯最近发生的抗议活动背后,不难看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身影。8日晚俄罗斯Lifenews门户网站透露了俄罗斯非政府组织“声音”领导人什巴诺娃与美国国际发展机构之间的一段信函内容。信中显示,该机构接受美国的资金支持,他们作为独立观察员监督俄罗斯国家杜马大选,在大选投票后,他们就接到美国的直接指示,宣布此次选举存在不公平和舞弊行为,以造成国家局势混乱。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近来接连表态,批评俄罗斯选举“既不自由也不公正”,而欧洲委员会议会、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等的观察员们也宣称,自己记录下俄杜马选举计票过程当中的一些违规行为。这些言论被社交网络(既有俄罗斯本土的“接触”网,也有美国的“脸谱”、“推特”和Youtube)推波助澜,产生了“滚雪球”效应。
社交网站在抗议活动所起的作用也引起了俄当局的重视,有关方面也迅速采取行动予以应对,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甚至开始清理自己的“推特”账号,将大规模报道反政府集会的俄罗斯“雨”电视台从“好友群”中清除。
动态
上万人示威
但并不是都反对普京
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结束之后,反对派纷纷指责投票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并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组织抗议集会。最令西方期待的是,俄罗斯10日下午2时迎来上万人的大示威(莫斯科与北京时差为4小时)。
《纽约时报》9日说,截至8日晚上,有3.2万人在社交网站“脸谱”上表示将参加莫斯科的示威。即使只有一半人出现,也将成为苏联解体后最大的政治示威。《卫报》称,示威将在俄罗斯全国80多个城市上演。克里姆林宫在莫斯科加强了安全措施,5万多名警察和2000名内务部队士兵在街头巡逻,还可以看到直升机和高压水枪。
据10日最新报道,根据警方宣布的数字,在莫斯科“沼泽”广场举行抗议集会的人,并没有3万人,只有2.5万人。此外,有些人出现在示威现场只是出于好奇,他们纯粹是旁观者。其他多座城市当天的示威活动,大部分过程也比较平静,仅有哈巴罗夫斯克,40名示威者因非法集会被拘留。
英国《金融时报》称,10日反对派示威并不是俄罗斯的“颜色革命”时刻,示威尚未接近开罗解放广场和基辅所见到的6位数,也没有明确领袖。许多示威者上街的目的只是对选举舞弊感到愤怒,但他们不是真的希望推翻政府。英国广播公司也表示,这次运动并不处处受到欢迎,而且支持这次运动的人,其中多数并不是要反对普京。报道援引一名响应示威活动的出租车司机的话说:“对我来说,我不需要革命,我只是听说有舞弊行为,希望举行新的选举而已。”
普京
让他们示威
但不许“执行他国任务”
俄罗斯政府批准了10日的示威,还善意提出,由于人数过多,建议更改集会地点。这显示出,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对示威活动心中有数,事态完全在控制范围内。
普京8日强调,民众有集会抗议的权力,但一切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去做。他说:“我对街头活动的立场如下:如果人们在法律框架内行动,那么他们应该享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力,但我们都是成年人,所有人都懂得,没有人希望出现混乱。”
普京还点名批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干涉俄选举,称希拉里为俄国内某些活动家定下基调,他们一听到这个信号,就在美国务院的支持下开始积极行动。普京强调,对那些“执行他国旨在干涉俄罗斯内政任务的人”必须严厉追究责任。希拉里很快做出回应,称“美国支持俄罗斯人追求更美好未来的权利和激情”。
两人的隔空对话在8日显得尤其敏感。因为20年前的这一天,3个核心加盟共和国签署独立协议,宣告了苏联实际上的解体。苏联解体被视做美国对苏联“冷战”胜利的“证书”,德国《柏林日报》称,现在一场新冷战似乎正在重现。
俄罗斯媒体报道称,12月4日起,俄罗斯各地掀起游行集会,抗议俄杜马选举结果不公。据官方统计,12月5日至6日两天内,俄警方共拘留600名非法集会者,仅圣彼得堡4日至7日就有约550人被拘留。顿河畔罗斯托夫6日也有约100人进行非法集会游行,近半数集会者被拘留并送往警局。
俄罗斯内务部长拉希德·努尔加利耶夫9日表示,俄罗斯警方将制止任何非法集会活动,对违反社会秩序人员必须追究其责任。他说,杜马选举后,莫斯科及圣彼得堡的大部分社会政治活动都是得到政府批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