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期登场:《孺子可教》新华出版社滕朝阳著
这本书是谈家庭教育的,愿为人父母的、将为人父母的,都可以翻一翻。当孩子第一次说“不”,该如何看待?小孩的理想经常变化可笑吗?自己忙于工作而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会不会有隐痛和遗憾?……作者十分关注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并在书中给出了有说服力的答案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特摘取书中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我们听得多、见得多的,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理想”,比如上什么大学、干什么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并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培育孩子。但孩子的理想是什么呢?相信一些家长很少关心,所以并不清楚,或者孩子即使有所表达,也没有放在心上。如果让他们大胆说出来,或许就会使我们大吃一惊。
我们小时候自然也有所谓理想,比如长大后要当科学家、当白衣天使、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郑重其事地写进作文里。不过,说是自己的理想,其实也是“被理想”,都是成年人灌输引导而成,并不出自衷曲。和我一样的农村孩子,怀抱的真正的理想,恐怕还是拼命读书,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做个“城里人”。但这样的理想好像很庸俗,说出来丢人,若实话实说写进《我的理想》,非得低分不可,或者还要被老师提醒注意思想倾向。后来又怎样呢?想当科学家的,连科学的边都挨不上,当上了小老板;立志成为老师的,上了师范类院校,毕业时托关系找门路,坚决不当老师,改行做了公务员。理想与现实有差距,不是想怎样就能怎样,但从前理想教育的僵化且不切实际,也是理想往往落空的一个重要原因。
朝三暮四的理想,还能成为理想吗?在我看来,小孩多变的理想或许幼稚,却不可笑,至少不比一个风烛残年的人还怀有雄心壮志更可笑。小孩的未来充满可能性,他们可以有无数的梦想。他们的理想变动不居,恰恰是世界在他们幼小心灵的真实呈现与反应,是他们对世界的了解日益丰富的表现,也是他们不断发现价值和选择价值的体现。如果我们对孩子的理想负有引导责任,那么,帮助他们确立正当有益的价值观,正在这个过程之中,而不在这个过程之外。
我上小学的儿子,有时也羡慕有钱人,说自己以后要学做生意,甚至问起我们的“家底”来。我们当然不是有钱人,却也没有达到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总之是告诉儿子,有钱人有他的好,钱虽不多够过日子的人也有他的好,生意更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好做的。儿子有时很有点瞧不起我从事的工作,我也不认为写文章真的就是所谓“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说你认为不好,那么希望你以后不要像我一样。照我不懂的“星座说”,儿子是“天蝎座”。一次和他到小商店买了一个与“天蝎座”有关的小玩意,有关于财富、家庭、健康、荣誉一类的文字说明。我问,你能不能根据你所理解的,依重要性大小把这些排一个序呢?他想了想,回答是健康、家庭、荣誉、财富。对这个价值序列,我有点意外,随即表示了赞赏,并强调说健康是1,没有这个1,其他的都是零。
在家长之外,另一个重要主体便是老师,他们对孩子的理想和价值观也会发生重大影响。曾经有一个老师,在学生面前公然主张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我想,这个老师以之作为自己的理想自无不可,却决不应该这样去误人子弟,指导自己的学生去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老实说,现在的孩子以中大奖、买官做、做贪官或娶有钱人、嫁有钱人等等为理想,错不在他们,而是这个世界的理想出了问题,价值发生了颠倒错乱。
一位父亲的育儿心得
2
滕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