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纪录片《归途列车》导演范立欣
连续三个春节,他都跟随这个农民工家庭返乡探亲,350小时的素材,最后剪辑成为87分钟的纪录片,展现小人物的辛酸与血泪。范立欣认为,当代中国的经济、都市的繁华,其实都离不开农民工的奉献与牺牲。《归途列车》在美国大小近100个城市影院上映,观众4万;在加拿大约20多个城市上映,观众近万人次……文/图本报驻上海记者陈庆辉
“我想帮农民工发声,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敬。”
2012年的春运已经拉开大幕,大大小小的火车站被回家的人流塞得水泄不通。同时,一部展现中国农民工艰难返乡历程的纪录片《归途列车》,以“一城一映”的形式正在全国9个城市上映。导演范立欣表示,“中国有上亿农民工,他们为城市贡献着、牺牲着,回报却十分有限。我想帮农民工发出一个声音,让大家都关注他们,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敬。”
《归途列车》在全球获得大小30多个奖项
成为纪录片导演之前,范立欣在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担任摄影师。早在上大学时,他就开始琢磨着如何为来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做点什么,“那时我拿起自己的DV,跟拍了一个来自河南的农民工,他就住在我家附近的一个窝棚里。尽管这个不够成熟的作品只有5个人看过,但这也算是我的第一部纪录片了。”
2003年,范立欣和武汉电视台陈伟军导演共同制作了反映中国艾滋病家庭的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引起极大反响。他意识到通过纪录片的镜头,每个人都可以独立思考、自由发言,“我觉得这就是我这辈子要做的事情。”
学习纪录片的知识和技巧成了他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我喜欢拍纪录片,是因为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我自己成长的过程,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过程。”
之后,范立欣来到中央电视台做了一名摄影师。担任摄影师的三年时间里,他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待在农村。每当从贫穷的农村辗转回到繁华的城市,他总会因为两者的巨大差异而心生感慨,“那些农村青年对我讲述他们的希望与憧憬,总让我觉得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然而我很快就回到了我的世界里。而他们呢?只能留在那里,也许需要一辈子的时间才能见到我见到的这番景象。”
从业余爱好到全身心的投入,他走的每一步都为自己的梦想夯实了基础,长期的沉淀到最后的爆发,他成了一位真正的纪录片导演。《归途列车》在全球获得大小奖项30多个让他载誉而归。
16年前,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俩跟随打工潮,离乡背井去往广州打工。对于他们而言,唯一的希望与安慰就是能够用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抚育他们留在四川回龙村的一双儿女,盼望孩子能读书成才,有朝一日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然而,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无暇顾家,日渐成年的女儿张琴以激烈的叛逆行为宣告了对父母的抗议,她选择了退学离家,成为新一代的外出打工妹……3年的时间里,这个家庭发生了很多改变,而一年一次的返乡过程成了命运中奇妙的“节点”,聚焦、折射出诸多的现实问题。
这部影片凝结了范立欣和他的团队的全部汗水,在拍摄过程中,最让范立欣难忘的场景,是2008年因雪灾导致人群滞留广州火车站的一幕,当他谈到一名女孩背着行囊,奋力挤出人群失声痛哭的场景时,忍不住落泪,“因为这是最后一班回乡的列车,她赶不上就见不到亲人了。”
“能记录下这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事件,是幸运的”
在拍摄的三年中,范立欣和摄影师孙少光每年春节都和主人公一家抢购火车票,加入春运大军,一起过年。他曾五次往返于广东和四川拍片,后来主人公的女儿去深圳打工,他们又追踪去了深圳。
2008年春运期间,受冰灾影响,摄制组和千千万万农民工一样被困在广州火车站,好几天才等来一辆火车。他和摄制组成员不光要疯狂地“爬摸滚打”,还要背着摄影机去捕捉那些最真实的镜头。范立欣说,他觉得这是一种快乐。“生活中到底需要什么?我觉得能做喜欢的事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很开心。”
在《归途列车》拍摄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少,但他都会告诉自己要坚持。“如果放弃了,其实就是放弃了所有农民工。”
当被问及拍完该部影片后的感受时,范立欣说,如释重负。“也许春运在十年、二十年以后会消失,我能记录下特殊年代的特殊事件,是幸运的。”他说,曾经有人看了《归途列车》后告诉他,自己现在不会再对身边的农民工大吼大叫。“能带来哪怕一点小小的变化,也很好。
对话
我们要真实面对问题,而不是捂着盖着。
广州日报:你是怎么说服张家让你跟着拍摄他们生活的?
范立欣:信任最重要。我告诉他我想讲一个农民工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他,而是关于他们一家人,关于千千万万的农民工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借这个故事帮助农民工。
广州日报:你和片中人物还有联系吗?
范立欣:我与张家仍有联系,张琴曾有一段时间回到家乡继续学业,但后来又辍学到广东继续打工,她还上过职业培训学校,听说有了男朋友。妈妈陈素琴目前失业在家,爸爸张昌华则继续在广州打工。弟弟现在读高中了,为了支持弟弟的学业,在这次“一城一映”活动中,我们会有附有签名的《归途列车》海报和T恤在现场义卖,所卖的钱将全数寄给张家。
广州日报:有人说这样的电影只让外国人看到中国的落后。
范立欣:我觉得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部影片对我来说是个真实的故事,我们的传统价值是“家丑不可外扬”,但到了今天我们应该有足够的理智去认识这个问题。帮助农民工,让他们轻松地回家,或者可以把家人接到城市里来生活,让他们的孩子在城市里受教育。这些问题需要一个个解决,而不是要把它捂着盖着。
人物简介
范立欣1998年起先后在武汉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任摄影记者,2006年移民加拿大,加入纪录片摄制公司EyeSteelFilm。同年,范立欣在中国协助拍摄纪录片《沿江而上》。《归途列车》是他导演的第一部纪录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