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说起“小巷总理”,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每天在社区里东奔西走,处理繁杂琐碎工作的居委会干部。然而,在宝坻区宝平街道西南楼社区,活跃着这样一位老人,她不是居委会的正式工作人员,但是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哪里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不拿社区一分工资,一干就是十三年,她就是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编外“小巷总理”的李迎春老人。
今年70岁的李迎春1998年从区师范学校退休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西南楼社区的工作中。十三年如一日,社区工作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而她却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份执著。居民们说,她是大事小事都操心、分内分外都挂心、家事国事都关心。社区开展共产党员“一员双岗”活动,她却是“一人多岗”,身兼治安巡逻员、网吧监督员、卫生监督员、特聘人民调解员数职。
“整个社区好几千口人,就只有两名正式工作人员,他们为了大伙儿一天忙到晚,节假日也搭进去了。我退休了,对这里熟悉,就帮着他们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李迎春从容淡定地说。
担任治安巡逻员后,不论严寒酷暑,李迎春每天佩戴治安巡逻袖章在辖区重点街道、菜市场、小公园进行巡逻,防止盗窃和破坏公共财物案件的发生,每天都要仔细查看各家门关好没有,自行车、摩托车是否上了锁。
她所在的社区大多是平房聚居区,辖区内租房户和外来流动人口多,人员情况复杂,她就主动协助公安民警入户了解,登记本社区的暂住、流动人口。有一天,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她走得急,不小心崴伤了脚,可是她一刻也没有停歇,冒着大雨,拖着伤脚,用塑料袋把笔记本包好,继续挨家挨户的登记,直到登记完毕才回家,这时全身已被雨淋透了。连续数日入户登记,她劳累过度,两腿红肿,疼痛厉害,但是,她一直坚持到最后登记工作全部完成,才去医院看病,看完病当天,她就像没事人一样,坚持到社区继续工作。
2010年春,社区搬来了两口子,丈夫83岁,是军队转业离退老干部。老伴84岁,有严重的心脏病和胃病,经常住院输液。儿子不在身边,在外地工作。她主动承担了照顾两位老人的工作,老人家里自来水坏了,她就让老伴去给他们换上新的;家里没电了,她放下自己的活儿去找电工;老人病了,她就守在床前看护,老人感激之余,经常教育子女要做李阿姨一样的人。
对这件事,李迎春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处处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更要做团结的模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与家之间团结和睦了,我们这个大国也就和谐了。
为活跃社区文化,她与其他几名老党员一起组建了和谐艺术团,艺术团里有秧歌队、戏曲队、合唱团、相声组合,月月有演出,长年不断线。特别是参演宝坻职工艺术节和为汶川地震抗震义演,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队伍也由10人发展到了后来的150多人,连很多年轻人也自愿加入。如今,每年演出百余场,在社区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十三年来,她全心全意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彰显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采访近尾声时,西南楼社区居委会主任张立泉悄悄告诉记者:“其实李大姐家里也挺不容易的,有个残疾的儿子,外孙外孙女都还小,老伴常年需要照顾。”本报记者杜洋洋通讯员焦杨杨靖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