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还有地震”阴云笼罩
3·11大地震的心理阴影尚未散去,直下型地震的阴云开始笼罩首都圈。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研究小组日前汇总的研究结果显示,未来4年内东京所在的南关东地区发生里氏7级直下型地震的概率约为70%。3·11大地震后,南关东地区的地震活动开始活跃。据日本气象厅统计,3·11大地震至本月7日,余震区内共发生了有感地震7224次。日本文部科学省项目小组本月7日发表的调查结果称,首都直下型地震之一的“东京湾北部地震”震度可能超出原先预测的6强(日本标准,最高为震度7),达到震度7。接连发布的首都直下型地震的预报对日本社会造成了较大冲击。近期有关首都直下型地震的新闻和防震减灾节目占据了日本各大电视的黄金时段,各大超市也都在显著位置设置了防震物品专柜。据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由于地震和核辐射的影响,近期移居国外的日本人明显增加。( 北京日报 东京10日电/记者李玉川)
全球审慎推进核电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9日说,核电产业吸取日本去年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物质泄漏教训,采取谨慎措施、加强全球核能安全。
天野之弥当天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说,“我相信核电比以往更加安全”;福岛事故后,建有核反应堆的国家对核电项目“更加谨慎”。
“我们知道哪里出错,采取一系列行动解决问题,不仅日本,全球其他地方同样如此……现在我们要保持这一势头。自满会害死人。”
天野之弥在声明中承认,无法完全排除今后发生类似事故的可能。“没有什么事能做到百分之百。”
按照他的说法,尽管速度放缓,全球核电产业仍在扩张。他告诉路透社记者,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前预测,除现有435座核反应堆,全球2030年有望最多新增350座;全球现有在建反应堆65座,预计至2030年可新增至少90座。
福岛事故发生后,德国、瑞士和比利时决定转而支持可再生清洁能源。将近50个国家和地区继续运行、修建和规划新核电站,同时制定更严格的监管措施。
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定,福岛事故“警醒”核电产业、监管机构和政府。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9日发布指令,要求全国核电站为确保运营安全采取新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安装或更新排气系统,以减少严重事故造成的损失;安装精密设备,以检测核废料池水位;改进安全设备,以确保有能力应对多个反应堆同时受损的状况。(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