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0集电视剧《守望的天空》(以下简称《天空》),这部关注孤独症的作品看下来,并非想象的那样沉重。剧中虽然哭点蛮多,但更多时候让人看到的是希望、坚强,甚至还有欢乐,这些元素非但没有削弱电视剧的主题表达,反而让作品多了一些表达的层次感。
像电影《唐山大地震》一样,电视剧中的母亲在故事一开始时,和电影中的母亲一样面对“只能选一个”的艰难选择,两个母亲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男孩、放弃了女孩,这种来自亲情的伤痛注定要花费漫长时间来稀释。好在《天空》没有利用这个戏剧冲突来折磨观众,长大成人后的女孩还是接受了照顾哥哥的重任。
在风格上,《天空》可以看到《妈妈再爱我一次》放映时的港台剧特征,但在绝大多数篇幅中,它更像一部类似于《奋斗》那样的都市时尚剧。李沁饰演的葡萄颇有城市女痞的架势,但她青春、热烈、直爽,很招人爱,幼年的阴影没有让她的心灵装满阴霾,相反,敢爱敢恨的性格让她拥有了涤荡污浊的力量,以她为象征的这股清新气质,抵消了《天空》由于题材原因而天生具备的沉重感。
《天空》讲述了母爱的执着和父爱的救赎,但比这两个主题更深沉的是,它叙说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什么是人性本真之美。母亲为患孤独症的哥哥牺牲了一辈子,在病逝后又把这个“负担”交给了女儿,葡萄失去了工作与丈夫,失去了情同姐妹般的“婆媳关系”,但却把从小仇恨的哥哥当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亲人,她明白,只有继续母亲的牺牲,用爱与亲情捆绑在一起的力量,才能抵抗生活的残酷。表面上看似不公平,但何尝不是葡萄追寻内心光明的一种方式?
《天空》最大的贡献是传达出了社会底层生活沉重而洒脱的观念,独立的母亲也好,坚强的女儿也好,无厘头的婆婆也好,面对迎面撞来的生活压力,她们选择了不同的抵抗方式,最后她们都成了胜者,赢得了爱、信任与尊重。
何为“守望”?这个词的定义其实十分宽广,既有守卫与渴望的本义,也有等待与忍耐的泛义。在心灵浮躁的时代,我们逐渐丢失了“守望”这个词,失去了“守望”的能力。因此,具有广泛励志效应的《天空》,值得心无去处的人们,认真地去品味一下。据《新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