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五一”小长假,出游、探亲客流增加,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异常繁忙。记者来到位于航站楼最顶层的运行指挥室,采访实施技术调度的现场指挥员。
小长假第一天,7:44,现场指挥员王意接到了由大连飞往天津6363次航班的起飞电报,系统自动算出航班预计到达时间为8:45。飞机起飞后,王意通过二次雷达系统时刻关注飞机在空中的位置、航路、速度等飞行动态,发现该航班比预想的要早到,便立即通报机场各保障单位做好准备。果然,6363次航班于8:27落地,提前了18分钟。王意说:“机场所有现场运行工作都由指挥室负责组织协调,比如航班起降、旅客进出港、货物邮件行李的装卸运输、飞机地面保障等等,还有空管、海关、边检、航空公司等外部单位也是我们来联系。”
王意告诉记者:“4月28日是天津机场新航站楼启用四周年纪念日。四年过去,航班翻了一倍,高峰时起降架次达到24班,也就是每3分钟就会有一架航班起降,工作量大了不少,不过,航班多说明咱天津经济发展快,我们再忙也高兴。”
采访过程中,王意突然接到报告,飞机已落地,但本来预定好的廊桥发生故障,不能停靠,他迅速在电脑上查找数据、敲击键盘,五六秒钟后,便将变更廊桥的指令通报现场。“作为现场指挥员,我们的时间是按‘秒’来计算的,做出一个指令,往往是‘眨眼之间’,机场各部门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准确、迅速。”王意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2008年天津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仅为464万人次,2011年达到755.4万人次,今年预计可达到900万人次,天津机场吞吐能力和对外辐射力不断提升。
在王意的指挥下,新一架飞机准点起飞,翱翔蓝天,他说:“我每天看着飞机从这里起飞,就在心里祝愿家乡天津,也像这飞机一样越飞越高,经济越来越好,发展越来越快。”本报记者李 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