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郭志良做客北方网新闻会客厅特别节目 |
郭志良:松正与整车企业合作取得多项产品公告
主持人: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提供新能源电动汽车全套技术解决方案及核心配件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在业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获得很多专利和荣誉,请您详细介绍一下企业的情况及发展历程?
郭志良: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提供新能源汽车全套技术解决方案及核心配件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1年,坐落于空港经济区,注册资金6600万元,建筑面积50000平米,现有员工800多名。
公司自创立伊始抓住电动自行车行业迅猛发展的机遇,迅速成长为行业第一品牌,2005年自行车控制器的市场占有率达30%。目前自行车控制器和滑板车控制器年销量突破400万套,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支撑着新能源汽车上的多年投入。
2004年,企业开始研制四轮场地车控制器,应用在电动观光车、高尔夫球车和叉车上。两年内,松正凭借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产品实现了第一次转型,至今,年销量8000多套,这部分产品已经从国外竞争对手中抢得不小的市场份额。
2007年,松正开始第二次战略转型进入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连续3年研发投入超过销售额的10%,至今累计约1亿元。产品有混合动力、纯电动公交车、纯电动轿车、纯电动环卫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及电机、电控核心配件,技术国内领先。已与国内宇通、中通、奇瑞、福田、海马等多家整车企业合作,取得多项产品公告。
郭志良:“政府帮扶”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强心剂
主持人:2010年天津制定“科技小巨人计划”,大力扶持科技中小企业发展,松正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在这方面是受益者,请您介绍一下,近几年来,政府相关部门的帮扶措施为企业发展带来哪些变化?您怎么看待这种帮扶形式?
郭志良:在我国,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科技型中小企业代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2010年9月,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定了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政策。
2006年松正开始第二次战略转型进入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主要开展混合动力公交车、纯电动公交车及纯电动轿车驱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该项目在研发初期公司投入了累计约一亿元,作为一家中小企业,前期的巨额研发资金投入造成了企业资金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发展的进程。
近几年来,我们的自主研发项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等,都得到了市科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政府机关的资金支持,连同市场贴息贷款,累计有1000多万元,免除了企业在资金上的后顾之忧,完全可以踏踏实实的搞研发、搞生产。
回顾松正的发展历程,松正从不知名的小企业发展到今天科技型企业,我认为:天津市对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一系列科技创新鼓励政策功不可没。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政府在各个方面实行帮扶。针对中小企业初创期的资金短缺问题,财政拿出真金白银,再通过各个途径撬动金融资金,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针对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推出“一企一策”,为企业量身定制发展规划。
以上的种种做法,对于处于高速发展中的科技型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剂,随着政策的落实,必将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郭志良:天津松正因材施教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主持人:对于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要想保持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有独立自主的产品研发体系,必须有一支优秀的研发、技术团队作支撑,天津松正在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郭志良: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要想保持足够大额市场竞争力,必须要有自主的产品及研发团队作为支撑,回顾松正的成长过程,在人才队伍建设及技术创新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科技创新 规章制度
(2)建立科技创新 投入保障机制
(3)建立科技创新 激励机制
在创新人才建设方面,主要有:
(1)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
(2)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
(3)完善人才共享、流动、激励机制
(4)产学研合作建设,和高校、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主持人:我们知道天津松正的孔昭松董事长对人才十分爱惜,在您的工作中,有哪些爱惜人才的故事可以与我们分享?
郭志良:我们董事长是一个纯技术出身的人才,但是他不仅仅痴迷于技术,对于公司的管理和整个团队的建设有独到的见解。松正从成立之初到现在成长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标杆性企业,董事长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目前我们科研队伍有120余人,绝大多数都是我们从高校引进过来,和董事长一起研究项目,一起成长。我们董事长非常自豪的说过,我培养了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来支撑我们企业的发展、科技创新的发展。尤其在科技创新方面,董事长作为公司权威的专家。作为人才的缔造者,对于人才的培养有其独到的一面,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技能很强,专业很强,但是性格比较偏执的人才,董事长因材施教,在我们公司同样发挥了他的亮点。
郭志良:天津松正跻身专利领域申请排名第一方阵
主持人: 松正公司在很多领域拥有百余项自主知识产权,请问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郭志良:自进入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以来,公司自主研发了1-3代混合动力技术、纯电动轿车技术、电动助力转向、电池管理等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年申请专利100多项。2010年申请126项专利,其中36项发明专利,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情况的报告中,松正排名第三,仅次于丰田和比亚迪,成功跻身于电动汽车专利领域申请排名第一方阵。
对于知识产权工作,松正在创立初期就十分重视,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独立的知识产权部,下设部长,直接对总经理负责,配备了专职的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开展独立的撰写、申报、答复等工作。将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开发和产品生产相结合,使创新成果得到真正的保护。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专利布局,在保护自己核心技术的同时也有效地打击了竞争对手。
郭志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需保持一颗冷静的心
主持人:环境污染愈发严重,汽油价格不断攀高,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成为了热门词汇。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列为国家“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发展项目。作为新能源汽车配件与技术的生产研发企业,您怎样看待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有哪些机遇与瓶颈?
郭志良:2009年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共同启动了公共领域的“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程,经过努力,在电动汽车整车方面,中国已经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适用于公共交通和私人用车市场的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平台,掌握了整车集成技术。企业已经开发出系列化的规模应用产品,一些产品已登上中国的汽车目录。尤其在混合动力公交车技术方面。国内企业冲破国外混合动力技术的壁垒,走出一条具有自己核心技术的产业产业化之路。通过大规模探索,试运营,使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逐步成熟,已进入产品市场竞争期,率先实现产业化,正成为汽车市场销售新的增长点。可以说混合动力客车,通过在十一五期间的努力,成为国内新能源行业的一个“奇葩”。是值得中国汽车人骄傲的事情。
但是进步不代表成功,中国在混合动力城市公交领域取得成就,优势并不十分突出,要想保护这种优势,扩大这种优势,中国的汽车业也要时刻保持一颗冷静的、谦卑的心。松正更要抓住这样历史性机遇,积极开拓创新,保持好现有技术优势,要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
郭志良:天津新型公交车搭载松正系统越拥堵越节油
主持人:今年天津市首批投放的新型公交车中有100余部搭载松正系统的宇通混合动力车型,这些车辆与传统的公交车相比有哪些新技术、新应用?此外在天津及国内其他城市还有哪些主要应用?目前市场份额如何?
郭志良:此批车辆应用了松正公司的Ⅲ代混合动力系统,其中“怠速停机”和“电子助力转向技术”应用在混合动力公交车上,使得车辆在车速低于20km/h与停靠站时发动机不工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在人员稠密的区域公交车“零排放”。“怠速停机”应用于公交车上完全改变了公交车在拥堵路段由于怠速时间过长油耗高的问题,越是重载拥堵的线路,搭载松正混合动力系统的公交车就越节油。
应用超级电容作为储能器,超级电容还具有宽温工作的特点,高功率密度和高寿命等特点。特备适合在公交系统的重载频繁启停的应用条件。应用超级电容作为储能器真正能实现储能器与公交车的寿命相同。
此外,松正目前在郑州,山东,昆明,海口,南通,苏州等10几个城市都有大规模的运营车辆。累计已经达到1000余台。
郭志良:松正以科技推动发展已开展上市相关工作
主持人: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松正是否有计划进军整车的生产与研发?在未来几年,如何做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是否有上市的打算,有哪些具体规划么?
郭志良:松正是一家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配件企业。我们将一致秉承在这一领域做大做强的理念不动摇。所以进入整成领域暂无计划。
“技术的进步才是节能减排的根本”我们将会通过科技创新来保持我们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制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作为企业的核心去大力发展企业。当然一个企业的强企之路,需要多方面的准备。包括在公司团队建设,试验设备投入、现代化生产设备引进和开发,质量管理体系和售后管理体系等方面都在做充分的准备。
目前,公司已开展上市相关工作,做出清晰合理的上市步骤。未来3到5年,松正将借助已经取得的先机,发挥民营企业的机制优势,继续大力投入自主创新实现技术升级,实现企业的迅速壮大。预计2013年有望实现产值5个亿,2015年实现产值10个亿,走向国际化的企业。
郭志良:电动汽车发展需要整个行业协调配合
主持人:电动汽车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整车厂家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链的协调配合,对于这方面您怎么看?
郭志良:每个产业的成功,都要整个产业的共同发展,尤其是汽车行业,对于零部件企业乃至更基础的材料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纯电动汽车行业也需要整个行业协调配合,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实现共同的目标。
郭志良:天津松正二次创业经历艰难历程
主持人:从2001年松正成立到现在,有11年的时间,从传统的电动自行车行业转向电动汽车领域,在这二次创业的过程中,企业都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郭志良:天津松正从电动自行车领域迈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历经了很多困难挫折。在创始之初,我们做了充分的调研,带着整个团队对行业进行全面摸底。我们去过很多车企、科研所去拜访取经。
我记得,我和孔昭松董事长一起去车企约见对方领导,常常需要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甚至经常会碰到闭门羹。有一次,我们去一家车企拜访,对方临时有事不能约见。但是我们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所以擅自进入对方办公室,对方态度冷漠,说“给你们十分钟,说完就走!”那一次,我们虽然没有得到任何回馈,但是我们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对方,让对方知道和重视松正公司。在创业初期,尤其是调研期间,松正的确经历了很多挫折。
但是从05年发展到现在,松正可以很骄傲的告诉同行业的企业,天津松正已经进入到新能源汽车行业,而且成长为标杆企业,已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汽车配件企业了。
郭志良:天津松正为年轻员工提供了成长平台
主持人:在松正的点点滴滴,给您的生涯带来了什么?
郭志良:我从大学毕业后就直接来到松正公司,这是我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的一份工作。我的成长历程是松正员工的一个缩影。在松正工作期间,给我切实的感受,是松正的企业文化与孔昭松董事长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很好地成长平台,同时也为年轻员工打造了一个人生规划。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感到非常骄傲,也非常感谢松正公司这么多年的培养。
郭志良:未来十年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将各占半壁江山
主持人:您认为电动汽车在社会上普及还需多长时间?结合松正的长远规划,将来是否可以完全替代燃油汽车完全成为百姓的代步工具?
郭志良:我认为,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大概还需要5年左右,目前电动汽车的配套设施和电池的技术的水平还不是特别成熟,尤其是目前电池的寿命和价格都不能够让老百姓接受。但是随着十二五规划,国家对电池企业的扶持和政策的引导。我相信,电池行业未来三到五年将实现一个质的发展,包括传统的配套设施也会得到很大的发展,当然电动汽车达到被老百姓认可,达到产业化的程度,需要五年的时间。
未来纯电动汽车是否能代替燃油车,这个答案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因为随着这个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油价越来越高;同时国家战略对能源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是唯一的一条途径,代替的过程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或许是十年,或许是二十年,但是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预计十年的时间,会达到纯电动车与传统车半壁江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