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5月19日,第26届天津市科技周暨首届全国科普漫画大赛、天津工业遗产科普展开幕式在天津科学技术馆举行。
本届科技周以“科技惠民生创新促发展”为主题,将持续到25日,将举办6项市级重点活动。其中,天津工业遗产科普展回顾了天津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端和摇篮之一的历史足迹,以及天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并将天津工业遗产资源转化成为有效的科普资源,以达到传承创新文化、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的目的。首届全国科普漫画大赛的主题是“科技与民生”,将面向全国征集作品,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健康生活、防灾减灾、低碳环保的观念和意识。
科技周内,还将开展促进创新创造和科学普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与健康,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四大系列、2000余项科普活动,通过科技展览、科技下乡、科普咨询、科技服务、科普报告、科普志愿者行动、科普大集、开放科技场馆和实验室、科普节目汇演等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活动,吸引社会工作广泛参与。

学生参观工业科普展
“追寻创新的足迹—天津工业遗产科普展览”在第26届天津科技周开幕式上揭幕。展览汇集了天津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工业遗产资源和相关史料,这些工业遗产资源是工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物质见证。2011年,结合中国科协年会期间院士专家向天津提出的“关于天津工业遗产保护与科普再利用的建议”。市科委会同市文广局、规划局、经信委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工业遗产调研工作,通过摸底调查梳理出64个天津创造的“中国第一”、22个历史悠久的工业品牌、98个工业知名品牌和110处“原址原物”,并形成名录;完成了《天津市工业遗产现状调研报告》和《科技支撑天津工业遗产保护实施方案》。

“追寻创新的足迹—天津工业遗产科普展览”,展览面积约800平米,另外还包括一部15分钟的“追寻创新的足迹—天津工业遗产启示录”电视片。展览分为萌芽与兴起(1860年至1949年)、奠基与开拓(新中国建国初期)两部分。以我市工业遗产为载体、科技创新为主线,突出“开放、融合、传承、创新”的理念,围绕着“近代工业的摇篮”、“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广泛融合”、“科技创新的先驱”、“民族工业在创新中崛起”、“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奠基”、“幸福百姓的‘大件儿’”等内容,讲述创新故事、追寻创新足迹、展示创新历程,记录了历史上天津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反映了天津人民实业救国、科技创新的历史足迹。对激发天津人民传承创新文化、弘扬创新精神的热情,营造全社会创新发展的氛围,促进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记者赵首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