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天津北方网讯:他走上《非诚勿扰》的舞台,自我介绍是“横空八百无对手,赛孟非的快口书生”。他站在讲台,是学生心目中英俊潇洒的个性老师。王栋,肿瘤学博士、天津医科大学病理学副教授。因为参加《非诚勿扰》成了名人。
一堂笑声不断的课
天津医科大学西楼,眼视光专业大二学生教室。
西装笔挺的王栋走上讲台,还没讲课,先放起了幻灯片。 大屏幕上,照片里的王栋潇洒帅气,一副金丝眼镜,黑西装白衬衣,充满书卷气的脸上带着几分刚毅。
讲台下的同学们发出阵阵羡慕的呼声。王老师气定神闲,边放照片边讲着照片里的赴美留学故事。
放照片励志的开场白刚刚结束,“评书讲课法”正式开始。 “我们闲言少叙,书归正传。”鼠标滑轮轻转,幕布上演示出了中英文对照的病理学讲义。王栋清了清嗓子,转身走上了讲台,两手一摆,“评书范儿”派头十足。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教育我们,酒色财气莫要沾。正所谓,酒是断肠的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财是惹祸的根苗,气是索命的阎罗。”
学生们瞪大了眼睛仔细听下去,才明白王老师讲的是病理的基础,“引起疾病的原因都有哪些呢?我给大家总结了,其实就物理、化学、生物、免疫、遗传、心理等因素。抽烟、酗酒、生气以及许多心理问题会引发很多疾病……”评书的“包袱”下,一段枯燥的病理学基础生动、形象了很多。
幻灯片里出现了一张有些夸张的脸,眼睛突出,脖子粗大。王老师摘下眼镜,也瞪大了眼睛,额头上的青筋暴起。“甲亢患者有什么体征呢?借用赵本山的一句台词:‘眼睛大脖子粗,不是甲亢就伙夫。’任贤齐有首歌是这样的: ‘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每个女孩都不简单。’我们借用一下,就是甲亢病人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看不了,为何呢?甲亢上看,前额不能起皱纹;下看,上眼睑不能随眼球转动;右眼不能左看,左眼不能向右看……” 讲台下,一片笑声中,学生们彼此看看对方的眼球是否能运转正常,甲亢的识别竟然可以如此形象化。
“同学们,大家本周末休息的时候,可以看看晚上的《非诚勿扰》,我是第一个出场……”低着头收拾东西时,王栋抛出一句话。下课铃响起,没等同学们回过味来,王老师夹着教案扬长而去……
《非诚勿扰》挑战自我
报名《非诚勿扰》源于一次婚庆主持,口才颇佳的王栋得到了嘉宾的肯定,“我看你和孟非有一拼,上《非诚勿扰》吧!”
朋友一句玩笑话,王栋灵机一动——上《非诚勿扰》!在百合网上报了名,一周后,王栋接到海选通知。“北京一个写字楼里,得有上百人海选,男的一排,女的一排,大家看起来都不紧张,闲散地等着面试。”
一段评书的开场白,吊足了工作人员的兴趣,王栋海选顺利通过。
2012年1月15日,王栋来到南京录制《非诚勿扰》。“男女嘉宾不住在一个酒店,而且据说每期的酒店都不一样。在录制节目前,男女嘉宾见不到面,和孟非、乐嘉、黄菡也没有提前沟通,完全是现场发挥,就是要体现最真实的状态。”“在下姓王名栋字云飞,人送我绰号横空八百无对手。赛孟非的快口书生便是区区在下……”习惯了舞台的王栋上台后丝毫没有怯场,专门为三个主持人量身定做的评书脱口秀,把全场乐翻了。当VCR讲出王栋婚后依然要和母亲一起生活,女嘉宾的灯一盏盏熄灭了。《非诚勿扰》播出后的第二天,王栋成了“名人”。
走进教室,先是一片笑声, “低调,低调,我这个人平时还是比较内向的,嘘……嘘……”王老师脸红了,底下又是一片哄笑。下了课,王栋收拾东西,班上的同学走上讲台,低声地说,想把自己的小姨介绍给老师,王栋笑笑,有些尴尬。
在王栋看来,虽然全部灭灯了,但上《非诚勿扰》的经历是他一次“挑战自我”的体现,“不管结果如何,通过这次挑战,我获得了自信。”
在学校里,37岁的王栋是医科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用新东方英语的方式教医学单词,用评书讲病理,被选为天津医科大学 “新世纪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 下了课,王栋一般都回到家里,给妈妈做顿饭,和妈妈聊聊天,然后埋头于桌前学习。
“妈妈幼年丧母,中年丧夫,这辈子太苦了。我要给她一个幸福的晚年,就像我在《非诚勿扰》里说过的,人这辈子有三件事不能等,首先就是孝顺。”结婚后不会离开妈妈,这是王栋的原则,他也等待一个同样善良、孝顺的女孩子走进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