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在端午节的传统饮食中,粽子和咸鸭蛋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我们的传统饮食习俗,也是美味,但是,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李群主任指出,“吃货们”在关注传统美食的时候也要关注一下健康哦,粽子好吃但不适合所有人群,咸鸭蛋很下饭但也不能天天吃。
□通讯员吴倪娜
粽子:老少都不宜多吃
据李群主任介绍,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本身就属于粘食,不易消化。再加上如果吃的是冷粽子,还会引起胃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尤其是有慢性胃肠道疾病、体弱的老年人以及消化道功能不健全的孩童,建议还是少吃为妙。
粽子的种类现在也很多,除了白粽子外还有肉粽子、蛋黄粽子、豆沙粽子等等,这些添加的食材,虽然为粽子增味不少,但是对于一些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就不适宜了。比如蛋黄粽子,由于蛋黄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对于那些胆固醇高的心脑血管病人就不宜多吃。再比如肉粽子、豆沙粽子,这类粽子重油、重糖,对于一些有高糖、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的患者而言也不宜多吃。
如果大家想体验一下过节的氛围,吃粽子时不妨注意以下几点。
1、适量。一般来说大粽子一个都在一两以上,最好在吃的时候不要把一个粽子当一顿的主食,可以和大家分着吃。
2、注意合理搭配,营养均衡。粽子虽然好吃,但是营养单一。有些人喜欢把粽子当早餐,在吃的时候最好搭配一下蔬菜、黑木耳、豆浆等食物。如果是中午或者晚上食用的时候,还可以搭配鱼虾或者豆制品等。对于一些有慢性便秘的患者,吃过粽子以后一定要多摄入一些水果蔬菜等粗纤维的营养素,吃完粽子后一定要适当增加运动,帮助消化。这里还要特别提醒一下戴假牙的老年人在吃粽子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把假牙取下来再吃,防止吃粽子的时候误吞假牙。
咸鸭蛋:高血压患者每次只吃1/4个
咸鸭蛋的盐分含量很高,一般吃一个咸鸭蛋就相当于高血压病人一天的盐分摄入了,如果这一天再吃其他饭菜,那盐分摄入肯定超标。其次,它的胆固醇含量也比鸡蛋高,鉴于这两点,咸鸭蛋对于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来说,也需要控制食用量。
健康的吃法应该是这样,高血压病人可以把鸭蛋切开吃,每次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也可选择把咸鸭蛋蛋白、蛋黄剁碎炒菜或者拌在粥里,如咸蛋黄焗豆腐,既增加了咸味又满足了口味。如果吃了一个咸鸭蛋以后,再吃菜的时候可以选择生吃、或者拌柠檬汁等吃法,尽量减少盐的摄入。
有的患者还有一个误区,认为吃盐多了就多喝水,帮助排泄。其实不然,如果盐分摄入过多,再加上喝水,会造成体内水钠潴留,反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对于那些高血压、高胆固醇的患者,一定不能天天吃咸鸭蛋,而是应该间隔几天吃一次。
巧搭配:如果你喜欢吃粽子和咸鸭蛋,吃过这些食物以后可搭配一些降压、降脂的蔬菜汁和茶饮,例如芹菜汁、苦瓜汁、荷叶茶、苦丁茶、冬瓜海带汤等等,以缓解食物对血压、血脂的影响。
糖尿病患儿也能吃粽子
由于粽子的主材是糯米,而糯米的含糖量非常高,有些孩子患有糖尿病,家长就将粽子列为高危食物,但是南京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的专家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粽子的味道好,如果孩子吃不到这样的美味实在是太可惜了。”南京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刘倩琦主任医师说。
刘倩琦告诉家长:“儿童糖尿病多数为胰岛素依赖型,而且儿童天性活泼好动,都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保持儿童营养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食物的品种与数量是可以结合运动量等生理变化需要,随时进行调整的,这样更能防止血糖波动,有利于健康。”
刘主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说粽子以糯米为主,可以根据粽子的质量换算成可食用的热量和糖分含量,然后从每天的食物摄入量里扣除,再将剩余食物量分为若干餐,即可组成一日孩子所需要的营养。
一般来说,肉粽的热量(以100克可食部分计)是455千卡,而有些含糖量较高的粽子含热量约每个热量约含500至600千卡,按照0-12岁儿童每日的所需热量公式:1000千卡+年龄×(80~100)计算,一位12岁的孩子每天所需要的热量最多为2200千卡,按照主食热量占每日摄取热量的1/2计算,12岁的孩子每天能分两顿吃一个半粽子。
对于正常的孩子,平时食用粽子也需要注意节制,粽子虽好,也不能贪吃,由于粽子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孩子娇嫩的消化器官消化起粽子时有些费力,所以,刘倩琦副主任医师建议,一大早就吃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时间则更长,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病。另外,临睡前绝对不能把粽子当夜宵,容易消化不良,从而影响睡眠。
南京市儿童医院的专家还介绍到,不要将粽子作为零食在餐后食用,这样不但加重了胃肠道负担,而且容易让富余热量囤积,使人发胖。大家在每次吃粽子的时候不妨搭配时令蔬菜,餐后来一份水果。刘丹苏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