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前天(21日)夜间至昨天清晨,津城大部分地区降下暴雨,部分区县甚至出现了大暴雨及特大暴雨。据气象部门介绍,此次降雨是1978年以来,津城最大的一场降雨,气象部门自2005年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首次发布暴雨蓝色和橙色预警信号。很多区县在一个小时内,降雨量就超过50毫米,达暴雨等级。
气象专家表示,从近50年降雨情况来看,本市每年降雨在减少,以每10年20.6毫米的速率逐步减少,所以夏季的暴雨、大暴雨天气明显减少,这也使得每次出现明显对流天气后,基本都是发布雷电预警,根本达不到发布暴雨预警的标准。昨天降雨强度很大,因此首度发布暴雨预警。这也预示着,今夏本市的雨水不会少。
武清北辰降雨量超200毫米
前天上午10时56分,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当日晚间8时开始,本市北部等地区率先降雨。由于降雨越来越强,昨日凌晨4时5分,市气象台又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预报未来3小时天津东部、南部等地有超过50毫米的降水。截至昨天早上,本市各区县均有较强降雨,其中,武清降雨量最大,为260.9毫米,其次是北辰,降雨量为200.5毫米,同为特大暴雨;蓟县、宝坻及宁河的降雨量分别为178.8毫米、147.3毫米和127.5毫米,同为大暴雨;汉沽降雨量66.1毫米、西青降雨量61.4毫米、塘沽降雨量58.2毫米、津南降雨量52.3毫米、东丽降雨量51.3毫米,均为暴雨;而大港、市区和静海降雨量相对较小,分别为39.4毫米、38.5毫米和26毫米,达大雨等级。全市局地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宝坻大白庄,降雨量达294.7毫米。
目前来看,此次降雨主要集中出现在昨天凌晨,其中武清一小时内降雨81.2毫米、宁河一小时内降雨68.5毫米、北辰一小时内达62.1毫米、蓟县一小时内降雨52.9毫米,均为暴雨等级。此外,津南、塘沽、宝坻一小时内的降雨也在36.7毫米至45.3毫米不等。
气象台首发暴雨蓝橙预警
气象资料显示,1978年7月25日,蓟县曾出现过353.5毫米的降雨,这是有气象资料以来,津城最大的一次降雨。而前天夜间至昨天凌晨的降雨是近34年以来津城下得最大的一场雨,其中,武清和北辰遭遇了当地有史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降雨。两区县特大暴雨、三区县大暴雨、五区县暴雨,其他区县也达大雨等级,这场降雨确实十分罕见。
此外,前天至昨天市气象台陆续发布的暴雨蓝色预警和暴雨橙色预警也是2005年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津城首度发布该预警信号。据介绍,暴雨预警信号由弱至强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四级。当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发布蓝色预警;当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发布黄色预警;当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发布橙色预警;当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发布红色预警。
京津强降雨属于同一系统
刚刚进入降水最为集中的“七下八上”盛汛期,一场罕见的强降雨就袭击京津地区。据本市气象专家介绍,北京和天津这次降雨属于一个降水系统,都是受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影响,均为全市性稳定降雨,不过,由于北京降水持续时间较长,加之降雨强度大,所以累计的降雨量更大。而随着降雨系统东移,在同一个降雨天气系统下的天津于昨天凌晨才出现集中降雨,但由于降水系统仅在凌晨时段驻足天津,相对时间较短,所以总降雨量没有北京那么大。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强降雨驻留北京时间如此长,且北京房山区河北镇最大降雨量达到460毫米?气象专家解释道,降雨时间长以及山区降雨量大与北京的地形有关,除了降雨系统强,暖湿气流在向北移动时,受到山脉的阻挡,因此冷空气与暖湿气流“汇合”后,在山区地域形成强降雨,且降雨系统无法移动,这导致北京降雨持续时间较长,随着系统缓慢移出,京城强降雨才得以缓解。
周中周末津城还有两场雨
随着昨天清晨降雨系统移出本市,津城气温明显升高,日最高气温飙升至34.3℃。对此,气象专家表示,由于降水系统移出本市的时间较早,加之津城天空放晴,阳光充足,所以出现气温飙升,但由于雨后空气中的水汽挥散,最低空气湿度指数只有37%,所以并不是“桑拿天”。
气象监测分析,今天,本市以晴间多云为主,东南风2-3级,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25℃。明天,津城以多云为主,东南风3-4级,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6℃,可能会出现闷热的“桑拿天”。预计周三夜间,津城将有一次中等强度降雨,到了周末,本市还将迎来一次雷雨天气。本周其他时间,津城均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周内极端最高气温将达35℃,出现在周五。(记者张珊珊通讯员赵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