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7月酷暑,却是众多学生最快乐的时光,要么结伴旅游,要么尽情享受空闲的时间。也有很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想在烈日炎炎中体会劳动带来的收获。昨天,95名天津的高校学子也整理好了行装,准备开始他们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一次实践——参加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他们将赴新疆、甘肃等西部地区,开展支教服务、志愿服务等。今年是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第10年,10年来917名津门青年学子为西部地区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事业挥洒了青春,在艰苦的环境中收获了成长的经验。
全市总动员550名学生报名去西部
今年的“西部计划”工作自5月份启动以来便受到了全市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热烈响应。到报名截止日期,全市共有来自51所高校的550名学生报名。市项目办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体检,最终选拔出95名学生成为今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光荣的志愿者。在这95名志愿者中,有38名志愿者将赴甘肃开展志愿服务,10名志愿者将赴新疆开展志愿服务,其余47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将赴新疆、甘肃、重庆从事支教服务。昨天,将奔赴西部的学生们都非常兴奋,他们为自己能得到这样的机会感到幸福。
今年“西部计划”各主办单位积极为志愿者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争取到专项经费20余万元,为每位志愿者购买电话卡、被褥和各类生活用品,以及志愿者赴西部地区的火车票。团市委和志愿者所在高校的老师,还将专程送志愿者到服务省份,保证每名志愿者都能安全到达。
近千名学子给西部留下“天津印象”
10年来,本市通过“西部计划”共计向甘肃选派811名、向陕西选派81名、向新疆选派25名志愿者,形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生支教团、高校团干部去西部基层挂职三大品牌,其中,很多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给自己的人生写下了闪光的一笔。南开大学的汪泽波,中断了研究生学业,放弃了出国继续深造的机会,成为到新疆服务的2011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间他组织了以“让每个孩子拥有一本字典”为主题的募捐活动,短短一个月内收到社会捐赠的爱心字典近1500本。天津师范大学的赵杨,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推迟了入职师大津沽学院的计划,投身到抗震救灾的志愿服务中,成为2008年天津市“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志愿者,每天十几个小时行走在几乎已成废墟的重灾乡摸排情况。还有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的周瑞,在大学毕业之际,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成为甘肃省泾川县电视台新闻部的一名记者,在工作期间,他积极地通过网络向天津方面的爱心人士及学校的老师同学们发起了爱心助学的倡议,他自己每月从团中央发放的生活补助中,拿出200元钱资助当地两名困难学生。他的行为也感动了很多爱心人士,有天津老乡专程从天津驱车来到泾川为黑河小学捐赠了价值36000元的各类物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