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2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开幕。
-光环境改造
“我们发现成都学生的近视率达到了16.7%,因此我们将实施‘光环境改造工程’,一间间改造近900个教室”
-“豆芽科”改革
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谭学军表示,之后还将在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类似于体考一样的探索,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
作为第13届西博会的八大重要活动之一,昨日,2012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开幕。以经贸交流、国际化互动为主的西博会,今年首次注入教育元素,被誉为增加了含金量、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人与教育。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亚洲教育:迈向更加繁荣和美好”,全球30多个国家的参会人员共议如何让亚洲教育更加发达、培养出更多国际人才。各国的政要、教育人士均表示:“在西博会召开教育论坛并不冲突,因为要加快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化,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无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会带来希望。”
全球聚焦“亚洲教育”
昨日的论坛上,中国、印度、新西兰、菲律宾、巴基斯坦的教育部官员讲述未来5—10年的教育发展愿景。印度计划委员会委员说:“亚洲国家需要有正确的政策,利用人口红利来驱动经济,而能把人多变成效益的助推器无疑只能是教育。”
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教育人士也来到“亚洲教育论坛”,寻求国际化合作的机会。专家就三个议题展开了讨论:中国西部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亚洲职业教育问题。
成都“六大工程”助教育
如何让当地教育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西部多个省市的教育部门领导分享了各自的理念。会上,记者也了解到,为了让成都更好地做好教育可持续发展,将实施“六大工程”,解决教师的待遇、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的视力健康等各项“学历成绩以外”的问题。
“我们发现成都学生的近视率达到了16.7%,因此我们将实施‘光环境改造工程’,一间间改造近900个教室;我们发现主城区的孩子比三圈层的要胖,上肢力量不足,所以要完成学校的体育操场修缮,2014年前改造370个运动场;改革城乡生均公用经费,由市级财政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另外,还会为老师解决编制问题,提高学生生均设备值的改革等等。”
美术与音乐纳入考试范畴
“在追求公平的同时,也要追求质量,这就是我们要的‘高位均衡’。”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论坛”上,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谭学军说。
她提议,成都的均衡教育,应该不仅只关注与城乡之间的均衡,校际之间的均衡,还将关注到课程之间的均衡。“目前,在各个学科之间,也存在这样一些不均衡的现象,会有一些如美术、音乐等‘豆芽科’得不到学校的重视,但这些又关系着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谭学军认为,如果考试制度不进行改革,“豆芽科”是不可能得到重视的。“你看现在,我们已经把体育纳入到中考的考试项目当中,学校和学生就重视起来了,保证了每天1小时的锻炼。之后我们也会优化体考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专家观点
让学生了解成都上空有多少云
“我们希望学校的教育不只局限在学历的成绩和分数上,而是让孩子们了解到成都有多少植物的种类,我们上空有多少云朵,让他们带上学习,理解学习的意义。希望未来,我们甚至鼓励城市的孩子到农村去读书,真正成为自然之子。希望成都这座三轮车师傅都在看报纸的‘书香城市’,其市民具有一种能力来应对未来的变化。”——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
把“支教经历”作为教师评职称的依据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在教师的初次配置中,就要有意识地倾向于农村或薄弱地区。应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特别是农村教师,实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在评定职称的过程中,可以把到农村或偏远地区支教的经历作为评定依据。”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
呼吁出台《学校法》
“均衡教育开展以来,各学校间调配资源的力度前所未有,但这样一来千校一面,缺乏生机活力,对教育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呼吁出台《学校法》,在城乡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功能应该是布局的规划、政策的引导和资源的均衡配置,学校应该有一定的人财物管理的权力。”
——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徐江涌
近半城市学生开始选择职业教育
“以前,城市的学生很少有人选择职业教育,认为上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成绩差的人;但随着职业教育的优质化,社会对我们的认可发生了变化。以前,我们学生80%左右都是来自农村;而现在,我们的生源结构已经改变。我们学校城市学生已经占到了40%多,这说明,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好趋势。”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贺继明关于留学
每年10万名美国学生赴华学习
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何孟德用一组数据表明了“中美的教育交流将更加密切”:2000年—2001年,中国有6万学子前往美国,而今年,希望有超过20万的学子前往学习。如今,美国也在提升到华交流学生的数目,从如今每年2万人的比例,增长到每年10万名学生赴华交流。“现在美国知名院校都设有中国文化课程,而在我读书的时候,这并不可想象。”
新西兰整顿院校吸引中国留学生
“我们关注中国比欧洲国家还要多,希望寻求更多的合作。”新西兰教育部国际推广局董事会成员尼尔·巴斯说,2004年左右,在新西兰的中国人有两三万人,相反在中国的新西兰人不到1000人,现在政府和机构加强合作,希望更多人到中国来交流。
他说,想给曾经在新西兰留学却没受到最好教育的留学生道歉,“过去因为有部分学校对留学生这块做得不太好,导致中国学生不愿意再去了。现在我们发现这是一个错误,已开展院校整顿,让他们以新面貌接待中国学生。”
今年成都首度出资奖励留学
在亚洲教育论坛上,成都展示了三年行动计划:到2014年底,要达到东部沿海同类城市的教育国际化水平,成为重要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城市。
今年,成都市首次设立“成都市—四川大学来蓉留学奖学金”,启动成都市“国际友城(友好学校)留学奖学金”。不论是到友城留学的成都学生,还是到成都来留学的国外学生,都将获得一笔留学奖学金。
同时,成都还将实施“留学计划”,鼓励各级各类学校选派优秀学生赴海外留学,鼓励学成回国工作或创业,服务成都经济社会发展。
华西都市报记者肖笛张菲菲杜灿摄影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