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知,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孩提时,爷爷讲的“小推车拥军”的故事,在我心中播下了对党和军队的朴素情感。长大后,看到家乡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我在内心深处涌起了对党的感恩之情,也迸发出对军营的无限向往。
信党爱军的种子一旦萌发,就会产生巨大力量。2004年5月,是我人生的一个拐点。当时我已通过省公务员考试,学校也准备把我作为优秀毕业生留校,但部队招收地方大学生干部的消息,唤起了我心中的从军报国梦。我义无反顾地投入部队的怀抱。入伍后,部队正兴起学习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热潮,随着逐步深入地学习,我领悟到:在当代中国,党的创新理论是指引中国走上富国强军之路、人民过上和谐富裕生活的唯一正确理论;信党爱党,就要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科学真理来学习、来信仰。
在理论的指引、组织的培养和战友的帮助下,入伍两年多,我就走上了指导员岗位。我感到肩上担子沉重,对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也投入了更大热情。我给自己制定了详细学习计划,想方设法挤时间学,几年下来,系统研读了30余本理论书籍,撰写了40多万字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我对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传播的底气更足了;有了更加真挚的情感和信仰,传播的责任感更强了。
我任指导员的这几年,正是我军基层建设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全面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几年。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我觉得自己责无旁贷。为了提高通俗解读科学理论的能力,我经常和战士谈心聊天,摸清大家在理论上的关注点、困惑点;反复观看许志功、金一南等专家学者的讲课录像,仔细揣摩宣讲理论的道道;有空就上政工网浏览,收集网上诠释创新理论的新颖视角、鲜活语言;认真学习借鉴“南京路上好八连”“硬骨头六连”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的经验。通过下工夫学习思考,我逐步掌握了讲好理论课的方法技巧。结合坦克分队特点,联系“三大专业弱了哪一项都形不成战斗力”,我讲全面发展的观点;联系“只有车长、炮手、驾驶员配合好才能打得准”,我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联系“动车先检查、出车必保养”,我讲怎样实现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士们感慨地说:“原来科学发展观离我们这么近!”如今,官兵们学理论、用理论的热情越来越高,搞训练、干工作的劲头也越来越大。
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创新理论的最大感情是学习它,最大责任是传播它,最大贡献是践行它。基层是学习实践创新理论的沃土,只要坚持创新理论的正确指引,多经一番历练,多长一种本领,多积一点后劲,就一定会在更高的起点上放飞理想,收获成功。
(作者为党的十八大代表,现任南京军区某装甲旅教导员,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四会”政治教员标兵、爱军精武标兵、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荣立二等功3次,2011年被南京军区授予“新时期模范基层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
(插图:方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