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楚云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
教育过江龙●普教篇之3
文/羊城晚报记者陈晓璇蒋琳莉
图/受访者提供
在广东实验中学的课堂上,一位名为楚云的女老师喜欢手持书卷,用清亮的嗓音为学生们朗诵课文,情到深处不禁会红了眼眶。
别以为这是一位柔弱的老师,其实她的内心很“强大”———她希望自己的课堂有如春风化雨,让孩子们保持着生活的情趣;她努力让自己的教育理想与考核评价体系相平衡,让学生不要因为逆行被撞倒。
近日,楚云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她感叹,在孩子们迅速成长的中学时期,学校是在与社会进行一场“拔河”。外面的世界纷繁浮躁,课堂只是宁静的一隅,老师能做到的只是“温柔的抵抗”。但她想告诉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十字路口,记得老师就在充满正能量的地方等你们……
【小档案】
楚云,湖南郴州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实验中学初中语文科组长,广州市初中语文教研中心组副组长,广东省初中语文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
拥有丰富而单纯、快乐而生动的教学风格,在快乐生动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的单纯热爱,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有温度、有情趣、有个性、有深度”的人。
楚天之云
从中专飘到中学
楚云,人如其名,宛若一朵楚天之云,温婉娴静。到广州之前,楚云是在湖南一所幼儿师范中专当语文老师,她教的不是纯粹的语文,要结合艺术教育、公关文秘等专业来教,还独立承担了《雷雨》、《交谈训练》等9堂公开课。这也为她把鲜活的课堂带进中学打下了底子。2000年10月,她参加湖南省郴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优质课教学竞赛,荣获公共课一等奖,一时间她的名气在当地传开了。
然而,为了解决与丈夫两地分居的问题,当接到广州几家中专学校、中学和小学的邀请后,她还是决定来广州看看。刚开始在一家中专职校当老师,但发现工作太轻松了,一心想挑战的她决定到小学和中学去试讲。第一个选择就是广东实验中学。
楚云至今记得十年前第一次站在省实初中部校门前的忐忑与拘谨。因为很多同行告诉她“教中学的压力比中专大很多”。正当楚云内心焦灼不安之时,一位路过老师微笑着走到了校门边,给她开了门。“我觉得正是这个微笑把我召唤进了广东省实验中学。”试讲时,楚云只带了一张图片,并没有准备课件,又是这位老师帮她准备了投影仪。在楚云心中,一直将这位陈秀台老师当做自己踏入中学校门的第一个贵人。
试讲后,有老师表示,一听就知道楚云没有教过中学,不会落实字词、不会与考点相挂钩。这点楚云自己也承认,因为在以前中专的讲台上,她更关注学生的兴趣,无拘无束地给学生讲文学。最后,正是看中她活泼生动的课堂,省实把她留下来。
和社会拔河
让孩子的心灵不麻木
楚云承认自己很感性,上课讲到动人的细节时,就会热泪盈眶。渐渐地,她教过的学生———尤其是女生,身上很多都有她的影子。不过,有一天,一位女生哭着跑到办公室找她,问:“老师,为什么上课时你们觉得好的东西,我却不会感动?”这位女生的疑问,让楚云感触很深,“你有眼泪,说明你的情感同样饱满,再说,我们喜欢的,不一定就是你要喜欢的。”其实,她安慰女生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让孩子的心灵不要那么麻木。
“我希望学生在我的课上能停下脚步,不要那么浮躁、匆忙,能一起来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生活的美。”楚云说,自己所追求的教学梦想是,在“丰富而单纯”的课堂上,教学生做一个有情趣的鲜活的人:她倡导丰富的教学形式以及情感交流,但她希望对语言文字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能纯粹一些。
然而,楚云很清楚,自己的课堂对孩子的影响极其有限,因为孩子们受社会的诱惑太多,“老师的教育其实是在和社会拔河。这节课我拔过来了一点,但一下课可能又被拔回去了。这需要水滴石穿的功力。”
为了让学生能保持真性情,楚云从一入学便布置给学生一项特别的作业———写随想。刚开始,有些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很痛苦,但不知不觉地越写越长,越来越喜欢这种抒写生活的方式,有时一写就是七八百字,甚至会有家长笑着来“投诉”,孩子因为太专注于写随想,没时间做其它作业了。
“写自己想说的话!”这是楚云对学生的唯一要求。曾经有学生对楚云说今天没有灵感,是否可以明天再写,楚云回答:“好的,老师等你。”她不希望学生为了应付而写,“随想是我与孩子们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彼此都要用心。”
教育是慢艺术
把应试当素养来教
除了要与社会“拔河”,困扰楚云的还有如何将自己的教育梦想与考核评价体系相平衡。经常有心急的家长找到楚云,问她孩子怎样补习才能迅速提高成绩。这让她感到很无奈。她想告诉家长们“教育不能急,教育是一门慢艺术”,但她很清楚这样的话家长们是听不进的。
在楚云看来,语文教育效果更有延后性,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对孩子们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的。“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很难用量化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学习。”她举了文言文教学的例子,字词是否掌握可以通过考试考查,但是否理解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内涵、是否感受到其中的文化传承,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就很难评估。
楚云有点“贪心”,她想通过教育能让学生们发展自己的个性,让人生能更完满些,但同时也希望学生们有好的成绩。为了平衡这两者间的矛盾,楚云为自己设定了这样的教学安排:初一初二按着理想的状态去教学,初三再教一些应试的东西,把应试当成一种素养来教,让枯燥的复习变得有情趣些。
比如,为了不让学生死记硬背,楚云设计了“减字背诵法”:将要背诵的一段文字投射在屏幕上,学生们朗读完一遍后,下一张投影中隐去了几个字,学生们依照记忆能将其补全,再下一张又少去了几个词,到了最后学生们看着投影上仅剩的几个关键词,就能“背诵”出来。
“我们现在对孩子的培养就像电影院散场一样,大家都往那个方向走,如果你逆着走,就会被撞倒。”对此,楚云只能这样安慰学生和自己,应试其实也是一种能力,应该去迎接这个挑战。
据介绍,楚云带的学生高分层不少,陆丹彤、杨韵琦等同学都曾经是当年中考语文学科的高分获得者, 2011届初三1班冯文月同学更是以144分的高分列全市语文中考成绩第一名。在艰难中“拔河”的她, 2011年也被评为广州市十佳初中语文教师,近年来四次荣获广东实验中学“中考突出贡献奖”。
威严也是爱
让学生把负担变权利
楚云在广州教书的十年,在学生们的心中“云过留痕”。每逢过教师节,楚云都会收到已经毕业的学生的短信,“楚老师,我很怀念你的语文课”……一位中山大学的女生曾对楚云说,她依然会想起她上课时的某个小场景。那次是上沈从文的课文,楚云顺便提起了她很喜欢《边城》。“我讲起了小说结尾的地方,翠翠想‘他也许明天就回来,也许永远都不会回来’”。那个女生说,老师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动情,动情的时候才是最美丽最感人的。
容易感动的楚老师,在学生眼中,并非是一味地温柔,有时也是挺威严的。
“孩子们所谓的威严可能是我有鲜明的感情尺度。”楚云举例,曾经有个调皮的男生经常不交语文作业,她干脆在班上宣布:剥夺该学生交语文作业的权利。男生一看老师来真的,着急了,开始交作业。但楚云当没看过,一句评语都不写。这位男生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本上都有楚老师热情的评语,开始感到失落,于是就央求班主任向楚云求情,希望能再批改他的作业。楚云坚守自己的诺言,这位男生也很执着,仍一直按时交作业。很快期限到了,楚云恢复了他的权利。当看到作业本上又有楚云的评语时,男生欢天喜地地四处奔告:我解禁了……
当这么多年老师,楚云十分注重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她说,老师与学生就像猫和老鼠,有时老师是猫,有时学生是猫,谁捉谁不一定。楚云笑称,有一次她上课迟到一分钟,学生要她即兴背《木兰诗》。因为这个原因,她和学生在语文课前都怕迟到。
“现在的孩子无论面对成功还是失败都很脆弱”,楚云说,所以她很注意对学生的保护,力争把负担变成一种权利。据介绍,现在她的学生每周三只有课外阅读要求,没有书面作业。
【学生眼中的她】
楚老师的严格和魄力中带着母性的温柔和宽容。直到现在我们都还称她为亲爱的“楚妈妈”。楚老师对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所有人都平等如一。她很努力地将那份爱心均分成很多份,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关怀。
我们喜欢听楚老师讲诗歌。她给我们讲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先让我们凭着感觉朗诵,然后启发我们去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那堂课的感觉和往常不一样,因为老师说的话其实并不多,只是通过发问和简短的介绍引导大家自己去挖掘诗人的内心。可是那关键的一点引导就像给了我们一把钥匙,开启了和诗人接触的大门,带我们走向从未体验过的世界。
——— 2007级初三(7)班俞伊阳
陈晓璇、蒋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