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这部令人期待的大戏将于10月21日晚在合肥大剧院正式首演,目前剧组全体演职人员正在进行紧张的装台、布景、调试、排练等准备工作。富含极高科技含量的3D舞台是怎么打造出来的?跟传统戏剧舞台有哪些不同?黄梅戏演员首次吊威亚感觉如何?
装台、对景、调光、排练,还要高高吊到空中……昨天,记者走进合肥大剧院歌剧厅时,看到偌大的舞台上,从里到外已立好了七层白色大幕布,这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为21日、22日将在此上演的3D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做准备呢。
只见最里面的一层整幕就是3D立体幕,旁边还分布着两排层层叠叠的小幕,最前面还有一对圆弧形的幕布,呵,原来这就是3D幕后的情景啊!有了这些,仙女在舞台上就能翩然飞起,天宫、云房、高山、流水环绕身旁,逼真得仿佛触手可及,古老的戏曲艺术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变得如梦如幻,观众好似也被融入其中,就像艾丽丝梦游仙境一般体验奇妙旅程,总之,所有这些是让我们欣赏舞台剧也需要像看电影《阿凡达》那样全场佩戴3D眼镜啦。
扮演织女的魏蓓蓓身上吊起了威亚,借助此物她将在剧中“飞”到空中。排练时,她的腰被勒得很疼很疼,身上也因撞来撞去而青紫,但她说,“我就想象着自己是仙女,我会飞。”虽然很苦很累,但能演天上的织女,蓓蓓觉得自己很幸运。
除了威亚,整个舞台的科技含量都极高,要保证真实地呈现出适当的距离感、空间感、立体感以及天空乌云密布、织女独守云房、四季交替变化、仙女在碧连池游泳等人景合一、浑然一体的逼真的场景,本次演出采用了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传统舞美手段,台前幕后的演职员工、科技工作者全都付出了智慧和汗水。让记者带领大家走近他们,看他们如何完成这另类的数字化舞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