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天诵读经典已成为五山小学学生的良好习惯
古诗文吟诵表演
一年级知《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识《千字文》、《百家姓》;三年级学《大学》;四五年级习《论语》;六年级读《道德经》,这是广州市五山小学国学课程的安排。该校校长直言———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晓璇蒋琳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课间十分钟,广州市五山小学的操场上成群结队的小学生们正在玩耍。见到记者采访,几个孩子便围了过来,记者问是否会背古文,其中一个小女孩带头背诵起了《大学》,才一开口周围的几个孩子便一同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甚至连操场边一间教室里的孩子也闻声探出脑袋来,趴在窗口一同背诵。古奥的经典章句仿佛成了儿歌,孩子们越背越起劲,有的甚至用脚打起了节拍。
从2001年开始每天诵读经典10分钟,2003年后每周增加一节国学课,到2007年开始使用学校自己编写的少儿国学读本,五山小学的国学教育已经践行11年,校长许凤英直言:“小学施行国学教育,很‘经济’。”
不抠字眼,懂大意即可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是班会课上提到为什么要讲诚信时,一个学生的回答。五山小学语文老师贺老师告诉记者,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据介绍,该校国学的教育模式以“诵读”为主,不具体抠字眼,学生懂得文章大意即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代经典博大精深,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有新的感悟,初学阶段不求字字都懂。”
记者问能一口气背下《大学》前300字的三年级学生,是否懂文章是什么意思。一个小男孩回答说:“我知道第三段告诉我们要从小事做起。”
五山小学校长许凤英告诉记者,背诵经典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质,更是品德修养的学习。“比如孩子学习《弟子规》,他们就懂得如何对待师长,对待他人,收效很快。从孩子的一言一行里面能看到读了经典后他们更加知书达理、儒雅睿智了。”
你读我和,成诵读效应
为什么孩子们都能“出口成章”?徐凤英说方法很简单,就是“诵读”。“小学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现在背会的东西,一辈子都不会忘掉。”
据介绍,除一周一堂的国学课外,该校每天都有10分钟的全班集体诵读时间。“孩子们一起读,喜欢你追我赶,你读我和,形成一个集体诵读的效应,不会觉得枯燥。”带低年级的熊老师告诉记者,她常常会让班级的学生轮流上台带领全班朗诵,效果不错。
当被问及背诵经典是否会增加孩子的负担时,正在校门口等着接孩子的几个家长表示,孩子背古文并没有大人想的那么难。“他们现在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记忆力很强,背那些文章不是难题。”
许凤英告诉记者,实施国学教育十余年来,国学就像一个杠杆带动了整个学校的发展。“小学实施国学教育很‘经济’,投入很少,每天10分钟,背下来的东西却能让学生受益一辈子。”
陈晓璇、蒋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