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秋分时节,晨练于公园湖畔,巧遇几位老翁畅谈复建水西庄事,甚喜。凑近倾听,受益多多,返身归家,急录纸上。细细揣想,津门建卫六百余年,园林馆舍著名者众,何以独有“水西”如此长期受乡里关注?尤其是复建讯息一出,立时流传街巷,民心切切,为时代发展之使然。此际忆起当年水西庄主人之一查礼诗句:“悠悠清境、又岁月,天涯新换!”看来,新一代的“水西”景观,该很快现身津沽了。
谈到水西庄的兴衰状况,还是聚谈中那位大学教授讲得明白。他说天津城距京百多公里,自古以来即为交通要冲、畿辅大邑。舟楫之所式临,商贾之所辐辏,九州之众相融,世界为之瞩目。特别是在清康乾时期,各方使者衔命而至,贤士大夫交游往返,文事大盛,遂有水西庄之雅集镌入史册,成津地文脉显著标志,亲之近之歌之赞之,得沽上民众拥戴。清末“水西”衰废,乡众深深怀念,百年来多次倡议复建,一直未能如愿。今逢盛世,有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良好机遇,“水西”复建有望,正合民心民意,万众欢然,由此合力而进,功业必成。
站在教授身边的是位园林专家,他对“水西”景观较为熟悉,并透露已有某单位整理出了这座园林的原貌图册,时时准备交由有关部门使用。这位专家还讲,水西庄以秀野著称,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但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水西”的人脉、文脉,它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广受尊崇,故被大才子袁枚称誉是中国名园前列的佼佼者。现今,时代需要崭新的“水西”,需要它具有更为动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需要五湖四海的文化创造力汇聚到这里,呈现出令世界惊异的佳绩,这样才能体现出水西庄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特色,以发扬今日的天津精神,塑造出一座活力蓬旺的崭新水西庄。
有位产业界的老先生想得更仔细,他认为一座古老庄园的复建,绝不仅仅是形貌上的再现。从启动一砖一瓦、一水一石、一亭一桥、一轩一馆开始,就要预想到这庄园建成后的使用功能和价值。因为我们希望见到的新“水西”,终归不是当年原封不动的查氏“水西”,这就要求新“水西”的策谋者、经营者,要贴近民心,体验民意,以宽阔的胸襟,为建设“水西”这座新文化高阜,下大力气,用大手笔,创造新的绚丽辉煌。
公园聚议自由得很,热情很高,中心只有一个,就是如何复建出一座理想的新水西庄来。令人感动的是有些老人还要当志愿者,去工地出一份力;一位大娘还想捐笔钱,呈上一份心。还有人愿把家传与水西庄有关的文物献给国家,充实庄园的展览;甚至有人列出一长串水西庄采风课题,计划把这里辟成创作基地……一位老师傅指着小孙女对大家说:“老祖宗们把水西庄印在天津卫的心坎上,我们有责任把亮丽的水西庄,传留给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传出座越来越繁盛的天津城!”
还巧的是,当日晚间诗社朋友们来访,同样谈起了水西庄,谈到了清代梅成栋在水西庄编纂《津门诗钞》的趣闻轶事。众人表示,为了无愧于前辈,一定要在复建的新“水西”庄园中,编写出一部新时代的《津门诗钞》,令津沽文脉再添一份光彩。一位诗友即兴吟道:文在高阜,古有“水西”,今议复建,顺应民意。道载于斯,心旷神怡,津门盛事,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