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羊城晚报讯记者何伟杰报道:广州正推行垃圾分类,马路上“错漏百出”的分类垃圾桶却让街坊哭笑不得。记者根据街坊报料走访西关,发现同款的黄绿色垃圾桶,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印刷标识竟不尽相同。
“我家楼下的分类垃圾桶‘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识印错了!”荔湾区逢源路的街坊何姨告诉记者,半个月前,自家楼下新增了三对黄绿双色的分类垃圾桶,但让她惊讶的是,垃圾桶上的标识“反了”,“按道理,绿色垃圾桶装‘可回收’垃圾,黄色桶装‘不可回收’垃圾,但那些垃圾桶的标示刚好相反。”而且,每当大风吹过,垃圾桶就像秋千一样摇荡,桶里的垃圾都飞了出来,“广州在倡导垃圾分类,这样的垃圾桶有什么用?”何姨质疑。
昨日,记者走访荔湾区西关一带,发现“有问题”的分类垃圾桶相当多。逢源路、龙津路、宝源路、华贵路的大部分分类垃圾桶都存在何姨所说的标识混乱的问题,有些垃圾桶的分类标识被磨损得面目全非。拐进长寿路后,分类垃圾桶的标识则恢复正常。街坊们表示不知如何是好:“都搞不清楚‘可回收’垃圾该扔到哪个颜色的垃圾桶里。”
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大部分街坊认为,公共场所配置“可回收”和“其他垃圾”两个桶已经足够。关键是,相关部门应该规范分类垃圾桶,并定期维护。
(报料人何小姐,三等奖100元)
相关链接
广州垃圾分类
“一波三折”
自2000年起,广州被建设部纳入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分类垃圾桶出现在广州街头。然而,经过数年试验,分类垃圾桶逐渐淡出广州街头。从2007年起,广州街头的垃圾桶开始经历一场“变革”,原来的黄、绿分类垃圾桶被蓝色单桶式垃圾桶取代。如今,广州再次实施垃圾分类新政,分类垃圾桶变成了四种颜色:红(有害垃圾)、灰(其他垃圾)、蓝(可回收垃圾)、绿(厨余垃圾)。
何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