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11月7日讯(记者孙慧瑶通讯员夏庆田)把1620元买的西服送去干洗,不曾想干洗后竟明显褪色,沂源的蒋先生一怒之下要求干洗店赔偿却遭拒。经协调,干洗店赔付消费者蒋先生300元,并为其再购买一套同品牌同价格的西服。
据了解,10月29日,蒋先生到位于居家城的一家干洗店取几天前送洗的西服,但是当衣服拿出来一看,蒋先生却发现有明显的褪色,经仔细核对确认后发现并未弄错。蒋先生认为,西服第一次干洗就出现褪色,影响美观,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于是要求干洗店赔偿一套同品牌同价值的新西服。干洗店则认为,西服褪色并不明显,经专业处理后依然存在穿着价值,且衣服属于易耗品,蒋先生所要数额太高,无法接受,只愿意根据行业标准赔偿其洗衣费的10倍,即200元。双方因此争执不下。
根据蒋先生提供的购衣发票和取衣凭证,考虑到衣服的折旧因素,在消保委工作人员的调解下,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干洗店赔付蒋先生现金300元,并为其再购买一套同品牌同价格的西服。
同时,消保委工作人员表示,秋冬季节,消费者干洗服装频繁,因此发生的投诉也明显增多,消费者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大型的干洗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