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报讯【记者王晶通讯员方沐】推行“措时工作制”、举办大型招聘活动、开展特色社区创建活动、建成塘沽民兵训练基地、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三年以来,塘沽着力改善民计民生,让百姓全面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2010年,塘沽新港街道在全市率先推行“错时工作制”,办事大厅调整作息时间,午休和周末轮休,延长下班时间,最大限度为辖区居民提供便利。这里实行的“一口式、全业务”服务,面向居民6大类157项事务“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市民只要找到一个窗口提供必备的材料,工作人员就会全程跟踪直至办结,让老百姓享受到“进一个门办百件事”的快捷服务。
塘沽还注重加强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街道综治服务中心、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的“三站”建设,在全市率先建成使用了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新港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开展10大类特色社区创建活动1000余次,营造了和谐的社区氛围。占地14万平方米,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塘沽民兵训练基地落成使用。
同时,塘沽大力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每年举办大型招聘活动近30场,新增就业岗位2万多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3.4%以下。拥有各类养老机构十余家,为数百名农村城市化人员办理了养老保险。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实现城乡低保全覆盖,年均发放各项救助金3000余万元。
新建8个街道残疾人阳光家园。国内领先的塘沽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塘沽阳光家园”智障儿童庇护所成为我国保护未成年残疾人权益工作的先进典型。
此外,塘沽还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把流动人口与城市户籍人口“同对待、同管理、同服务”。选聘43名流动人口信息员,在各街镇、社区(村)和大型建筑工地建立服务管理站。通过开展“梦想的翅膀”捐资助学活动、来塘务工人员先进事迹报告会、评选“流动人口十佳文明标兵”活动等,推动流动人口融入塘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