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图/李宏宇 |
11月26日上午,湖北武汉10余名大学生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前玩起了“快闪”,诉求主题是反对现行女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此前一天下午,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落下帷幕。(11月27日《法制日报》)
公务员体检检什么、怎么检,这些年确实备受争议。随着隐私意识与权益保护意识增强,公众越来越发现:2005年制定的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其目的与手段的“适当性”和“比例原则”,确实值得商榷。当然,坚持有坚持的理由,废止有废止的说法,一味在“性病”及“月经”等词汇上浮想联翩,未必有益于公共议题的探讨。
眼下而言,纠结于妇科体检的必要性,也许不如关注公务员体检的公平取向来得更迫切。几天前,媒体密集报道过一件事:今年夏天,27岁的女教师李某参加四川南充教师公开招录考试。并以总成绩第3入围体检,在指定的初检、复检医院均查出‘梅毒血清试验阳性’;其后,她先后找了3家三甲医院检查,结果证明未感染梅毒。然而,当地人社局否认有猫腻,并表示体检只认指定医院的复检结果。而类似这则“悬案”的“体检风云”,已经多有前车之鉴。
公务员体检,公平也许更值得关注。一是体检的项目需要及时梳理,哪些是合法合理的,哪些是“无厘头发挥”的,在厘清的基础上更要及时清理门户;二是体检的机构要经得起各种推敲,既不能武断地一锤定音,更不能堵死了考生及求职者的权利救济通道;三是体检流程要有更清醒的“反腐”意识,在透明公正的操作中,不给寻租的权力丝毫得逞的空间,同时,加大对作奸犯科者的责罚力度。
公务员体检无须妖魔化,公平正义之上,才有删繁就简的余地。文/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