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丰收季节,游客争相在梅县大雅村的柚子园里摘柚子。
翁尚华摄
十八大胜利闭幕后,笔者近日走访了平远长庆村、蕉岭黄坑村、大埔坑头村、梅县大雅村等村庄,了解梅州市积极开展农村党员“三带富”(在岗党员示范带富、无职党员设岗带富、外出党员回乡创业带富)活动“书记项目”。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党要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梅州市委创新开展农村党员“三带富”活动,正是贯彻落实十八大重要精神的实质性举措之一。
据了解,梅州有2.61万名农村在岗党员参与示范带富,发展经济项目7846个。有5.43万名无职农村党员参与设岗带富活动。外出党员回乡创业带富方面,今年单大埔县的流动党员就为家乡提供就业信息3741条,转移农民就业2万多人,有33名外出党员回乡创业带动292农户致富。
示范带富??
让在职党员在本职岗位上“红”起来
“村里的茶叶早在2006年就卖到俄罗斯,如今又签了2万多斤的合同!”今年59岁的蕉岭县新铺镇黄坑村党支部书记曾德文说。
黄坑村有300多年的种茶历史,393户人家几乎家家世代种绿茶、乌龙茶。有20多年茶叶种植生产经验的曾德文介绍,为了村民增收,村“两委”以茶为突破口,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导村民转变种植观念、提高村民茶叶生产技术,全村茶叶种植面积有2000多亩,“户均收入1万多元,超过2万元的有100多户,超过10万元的10多户基本上都是党员”。
同为在职党员,平远长田镇长庆村村支书黄忠明和梅县丙村镇大雅村村支书邹文标有一个共同点,两人都是种植柚子的示范户,在自己“耕山致富”的同时,带动全村群众一起致富。如今,长庆村共有金柚3000多亩,年收入300多万元。而大雅村的柚子基地则多达6000亩,“户均增收2万多元”,村里的红肉蜜柚专业合作社更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针对在职党员,梅州市开展强班子、强技能、争当带富标杆“双强一争”活动,实施“能人强村”战略,注重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致富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能人。大力扶持村干部办企业,领办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实施农村党组织书记、新党员、大学生村官党员、党员创业就业技能4项培训工程,引导在岗党员掌握1—2门致富技能,通过政策、资金和科技扶持等手段,培育一批有代表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创业带富典型和在岗党员带富示范标兵,影响和带动党员、群众发展致富。力争在两年内,把90%以上的在岗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在本职岗位上“红”起来。
设岗带富??
让无职党员在责任岗位上“活”起来
“1万棵红肉蜜柚,400棵沙田柚。就个体而言,我可能是梅县最大的柚子种植户。”在梅县丙村镇大雅村长坑里的柚子园边,无职党员邹均平显然不像村民们所称的那样“不善言辞”。
邹均平、邹雪香夫妇常年住在柚子园里,尽管为了这个柚子园已经投资了三四百万元,但夫妇俩仍充满信心。“今年红肉蜜柚只有30万斤,但价钱好,卖了七八十万元。明年产量可能会有60万-100万斤,收入有望达到200万元。”邹均平介绍,每年的柚子疏花、采摘,就可带动村民就业1800人(次)。
针对无职党员,梅州市以村党组织为单位,结合村“两委”年度工作目标和社会管理的需要,设置政策宣传岗、带头创业岗、发展参谋岗、技术帮扶岗、治安维护岗、文明新风岗、计生督查岗、村务监督岗、巡逻管理岗、便民服务岗等十个带富工作岗位。党员们选择带富岗位采取“双向选择”:自愿选岗或党支部按需定岗。邹均平就是自愿选择了“带头创业岗”。
选择了岗位后,党员要公开承诺并签订《设岗带富岗位责任状》。村党组织则针对制订的“十个带富工作岗位”的管理考核细则,按照“季度一述职、半年一评议、年终一考核”的办法进行评岗。梅州市委组织部统计,该市有5.43万无职党员参与设岗带富活动,有位有责,无职党员在责任岗位上“活”了起来。
创业带富??
让流动党员在流入地上“亮”起来
“去年仙人草行情差,1公斤只有6块钱,今年价钱好,卖到20元!”外出回乡创业党员、大埔县银江镇坑头村谢志伟幸福心情溢于言表。
2006年,在工厂里做送货司机的谢志伟从深圳回乡,向亲戚朋友借来了6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迈出了艰苦创业的第一步。由于自己“做老板”没经验,谢志伟一开始收购的仙人草根本没有销路,全部积压在库房,夫妻俩经常“睡不着觉”。为了能打开销路,谢志伟在网上常常“通宵奋战”找寻信息联系经销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质量作保证,谢志伟的仙人草终于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如今,单广州某著名制药集团就全部“吃”进了他的货。“今年卖出五六百吨货价值1000多万元,纯利润有五六十万元。”
随后,专业合作社和自己的公司先后成立,今年6月公司还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除公司直接解决了60多个村民就业外,谢志伟还提供仙人草苗给农户,并指导种植、保底收购。单今年一年,谢志伟就带动银江镇坑头、昆仑、坑口、明新、银村、车上等6个村200多户农民种植仙人草1000多亩,“一户人家种三四亩就可以创收三四万元”。
梅州市以镇为单位设立外出党组织,每个镇、村建立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信息库、外出务工经商党员信息库、有回乡创业意向党员信息库。县、镇、村三级领导干部与外出党员“一对一”结对挂钩联系。外出党员一有回乡创业意图,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外出党员带富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等实际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引导外出党员回乡创业282人,发展创业项目277个,参与领办(协办)经济项目345个。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4年1月开始,大埔县在外出党员比较集中的广州、深圳两地建立了外出党员管理工委,37个外出党支部,要求1200多个外出党员开展“四个一”活动:为家乡建设献一策、为家乡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帮助输出一名富余劳动力、每个支部引进一名老板回乡创业。
南方日报记者柯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