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这次大赛中,樟木头樟罗社区刘屋村麒麟队、裕丰社区泥坡村麒麟队分别参加了麒麟舞组别的传统组和创新组两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一金一银。陈志强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志强通讯员/陈剑锋蒋鑫)出山、寻青、咬青、群舞……只见麒麟们在锣鼓乐响伴奏下,时而腾空、时而翻滚、时而奔跑、时而跳跃,步伐轻盈,“身躯”矫健,充分展示出客家地方民俗文化特色。
日前,广东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大赛暨麒麟头制作技艺展在塘厦举行,共吸引了全省40多支队伍报名参加,经过初选,共有26支队伍进入决赛,他们同台竞技,交流传统文化传承经验。经过两天的大比拼,最终塘厦代表队斩获3项金奖。樟木头麒麟协会分别参加了该赛事两个组别三个项目的比赛,夺得一金两银的好成绩。
本次大赛分传统麒麟舞和创新麒麟舞两个组别,每个组别13支队伍。传统麒麟舞展现原汁原味、各具地方特色的麒麟文化,而创新麒麟舞则在音乐和套路上进行了重新编排,风格新颖而有创意,两个组别分别以寻青、惊青、闻青、采青等为主要情节,模仿了猫狗,吻脚,吻尾、互相吻头等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给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独特的麒麟文化盛宴。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组委会最终从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市的26支队伍中,评选出了传统组、创新组金奖各5名。塘厦此次共有7支队伍进入决赛,最终斩获3项金奖。
当天,在塘厦体育馆内还举行麒麟头制作技艺展,展出的作品形态造型各异,既保留原来的特色,又有新的变化。本次展览让市民深入了解麒麟制作的方法和技艺,也为各地的麒麟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据了解,麒麟舞在塘厦有着比较深厚的基础,自2010起该镇每年补助每支麒麟队20万元,作为一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麒麟舞一直深受市民喜爱。塘厦镇委副书记、镇长李纲表示,今后该镇将以弘扬麒麟文化为抓手,推动大众文化向纵深发展,全面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持续增强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