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元月2日,寒风依旧穿街过巷,吹打着匆匆而过的路人。
望着凛冽的寒风,残疾人李学广夫妇心里却如冬日的阳光暖暖的。“我们再也不会担心风吹日晒,跑来跑去地出摊了。真是谢谢你们啦!”在南开区王顶堤复康路的一座报亭里,李学广夫妇拉着前来探望他们的南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队员们说。
家住金环里5号楼的李学广夫妇均为残疾人,无固定工作,原来仅靠在小区内摆摊出售小日用品维持生计,在多次的市容整治中被警告。2012年10月,南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在街道综合治理中,了解到李学广夫妇的生活状况后,主动为他们联系了一个报亭,在征求了夫妇二人的意见后,为其担保减免了部分租赁费用,使得夫妇二人得到了一处能够改善生活状况的稳定经营场所。经过一个多月的经营,李学广夫妇生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小小报亭里井然有序地摆放着报刊、杂志,还有洗漱用品等小日用百货,李学广边卖货边说:“以前也不想占路堵道摆摊,不仅要躲风吹雨打,还要和他们执法队转磨磨。多亏了综合执法局的帮忙,这回心里踏实了。”他的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意。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在调查中发现,占路经营的商贩中有一部分是生活困难群众、残疾人,单纯的硬性治理容易造成抵触情绪。“我们与辖区内部分封闭市场的主办方达成了协议,让他们尽力合理规划市场内布局,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给占路经营者中那些特别困难的群众一个属于自己的摊位,引导他们入室经营。扑下身子搞帮扶,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南开区综合执法局局长刘海晏说。而对于占路经营者中的困难群众而言,他们也愿意结束风吹日晒、与执法队员“打游击”的日子,安心经营生意。本报记者黎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