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晋州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姬建辉给刘厦姐妹俩送去了帽子和手套。
-心理咨询时经常让妈妈拿着电话她们讲话。
晋州市后彭头村被称为晋州“张海迪”的轮椅女孩刘厦、刘宁自强不息,去年12月,经过一番努力,姐妹俩同时拿到了全国心理咨询执业资格证书,她们在爱心志愿者协会网站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成为爱心心理咨询师,免费帮助有需求的人。昨日,一直关心着姐妹俩的市委常委、副市长程凯和爱心人士看望了她们。
刘厦刘宁阳光、坚毅,让每一个人感动
昨日上午,同样是一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晋州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姬建辉也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来到了刘厦家,为姐妹俩送上了精心挑选的流行样式的帽子和卡通手套,希望在寒冷的冬天姐妹俩出去时暖暖的。三辆轮椅并排在客厅,三个人亲密地“促膝”交谈。
市委常委、副市长程凯也为姐妹俩和姬建辉带来了新年的礼物,包括专门在省会书店购买的三套励志书籍,希望三人从这些美文中,既能获得审美的陶冶,也能汲取更多帮助别人的好的做法,吸取为受助者疏导情绪的好经验。程凯还热情地邀请姐妹俩到石家庄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去做客。当得知姐妹俩希望把所学的心理咨询知识用来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需要建立一间心理咨询工作室时,他当即协调,在特教学校为她们开辟一间办公室,并将她俩的网上工作室挂靠在市残联网站上。程凯说,刘厦、刘宁的阳光、坚毅和顽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感动,人生还有什么跨不过去的坎呢?她们的人生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她们的经历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鼓励姐妹俩要勇敢和乐观地走下去。
姐妹花命途多舛,却从不放弃学习
刘厦今年27岁,在她一周岁时被查出患了“先天性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让她一生与轮椅相伴;命运却又那么地眷顾她,赋予了她诗的灵性,让她一生与诗歌相伴。她甚至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端正地坐在轮椅上,萎缩、僵硬又变形的肢体使得她只能歪在轮椅上,就连转动一下头都得借助他人。但是她却在5年的时间里在全国各大知名诗词期刊上发表了200余首诗、歌词,其中仅在中国最具权威的诗歌期刊《诗刊》上就发表了13首。她家的小柜里放满了大大小小的获奖证书,其中最让她自豪的是她作词创作的歌曲《为祖国许下心愿》,在“盛世中华红歌飞扬祖国60华诞网络征歌”比赛(国家级)中荣获优秀奖证书。
“刘厦和她姐姐刘宁得的病一样,这一生都得在轮椅上度过。而且,这病也在不断地发展,虽然很慢。四五年前,她们的手还稍微能动些,自己也能吃饭,现在整个身体都不能动了,饭也吃得特别少。”刘妈妈告诉记者,刘厦姐妹俩只要一生病就有生命危险,就是得个小小的感冒也有可能要了命,一生病她就整夜不睡守着,“心里就跟装着秤砣似的”。
但是,刘厦姐妹俩很要强,她们自学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还读了大量文学书籍。她们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创作上。过完元旦这一段时间可把爸爸忙坏了,到石家庄、晋州领获奖证书,领稿费,跑了好多趟。仅2012年刘厦就挣了4000元的稿费,这是女儿心血的结晶,也是家人的骄傲。
200多首诗词发表,刘厦成为轮椅诗人
“写诗,是我爱的方式。”刘厦说,“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生命的爱,而我把热爱的倾诉交给了诗歌。在我13岁到15岁之间,脾气暴躁,习惯冲爸爸发脾气。虽然一出生就伴随着这种命运,但是直到那时我才真正意识到这个状态,从此,就像写日记似的,我把所有的痛苦、眼泪都写上,后来写着写着就不光是这些东西,而是越来越乐观,题材也越来越丰富了。”
直到2007年,刘厦托爸爸找人辅导她作诗,晋州文联推荐了梨花诗社的编委齐建争、刘得志,他们两人上门辅导,还用发邮件等方式教给刘厦写诗词的基本知识。刘厦的第一首诗就刊登在诗社办的内部刊物《孔雀台》上。2008年,刘厦写的《感谢您,我的亲人》发表在《诗刊》2008年11期上,从此,她一发而不可收,至今已有200多首诗、歌词被刊发。去年,刘厦还被河北省作家协会批准,成为河北省作家协会的会员。
打开刘厦的博客“长草的时光”时(http://blog.sina.com.cn/xysx),诗、歌词、散文、小说、随笔、感悟等扑面而来,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有10万多字。这么丰富的内容展现在眼前时,谁能想到这些都是妹妹记在脑子里,姐姐用一根手指艰难地配合着输入的呢?
“人生有两条路要走,一条路是脚在走,一条路是心在走。前者走向天涯,后者走向生命的深处。两条路的进程不成正比,但互相交织。完成心路的跋涉,才更接近生命的终极意义。”
这是刘厦在参加河北省青年诗会时的发言,她说,“把我的诗和我的生活相加,才是我完整的生命”。
课本都翻破了
姐妹俩考到心理咨询证
全身瘫痪的刘厦,只能用眼睛和心灵与世界沟通,但她的创作并没有局限在这个狭小的天地,亲爱的爸爸妈妈,门外的柿子树,窗外的燕子、微风、雨点……只要是她听到、见到、想到的一切都融入了美丽的诗句。
刘厦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父母健康、平安,自己能一直写诗,能出本诗集,同时,开拓视野,拓宽关注面,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走出去,“把对生活的感悟在有生之年都留下来”。
2012年,刘厦在本报记者的帮助下,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的学习。从此,姐妹俩就夜以继日地学习,每天学习到深夜,课本都被翻得破旧、卷曲了,答题卡爸爸妈妈帮着写了一摞又一摞……同年5月,在程凯市长的关心帮助下,姐妹俩终于走进了全国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证的考场,因为她们身体的特殊情况,为她们安排了特殊的考场,并请了一名代笔人。一个月后,喜讯传来,姐妹俩的成绩都通过了。12月,全国心理咨询执业资格证书发到了姐妹俩手中。
开网上心理咨询室
免费帮助别人
有了执业证,刘厦和刘宁立即在博客上开通了“爱命运心理咨询”工作室,她们说,“爱命运给予我们的一切,无论是欢喜还是悲伤,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我们成长的力量。爱命运心理咨询工作室,愿用心聆听您内心深处的声音,帮您一起寻找您自己的智慧。”刘宁擅长缓解压力、适应障碍、学习困难、内心冲突、焦虑、抑郁等领域。(工作QQ:2256160040);刘厦擅长人际沟通、情感困扰、克服自卑、心理创伤、焦虑、抑郁等领域。(工作QQ:395358121)。
她们既互相支持,又发挥各自特长,帮助一个个前来求助的人化解难题,宣泄情绪。有时通过网络,有时通过电话,时间短的,让妈妈拿着手机,她们讲话;时间长的,就戴上耳机与对方沟通,有时解决一个问题会在电话上讲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虽然很累,但是姐妹俩只要帮助了别人就会忘记疲劳和自己的病痛,开心地唱起歌来。
据姐妹俩介绍,虽然工作室开通时间不长,但是她们已经接到电话或QQ咨询100余例,提供心理疏导服务40余例。在这众多的帮助对象中,以残疾人居多,咨询的重点也是人际关系、情感问题居多。最让姐妹俩印象深刻的是一名残疾人,他很消极,认为自己已经这样了,就像一个废人,还能干什么,所以每天只是上网玩游戏或看电影,感觉生活没有意义。通过QQ聊天,刘厦给他讲了自己的经历,让他看了自己的诗作,他很惊讶,刘厦说你也可以做得到啊,并向他推荐一些文学方面和励志方面的书。很快,这名残疾人有了变化,心理的阴影逐渐消除,接着,刘厦、刘宁又帮助他分析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帮他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很快,他喜欢上了文学。刘厦开心地说,“这是效果最明显,也最快的一个案例。”
刘厦、刘宁说,“我们不能光做一名受助者,生活这么美好,我们也要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