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期,在大盘回暖、年报行情延续的背景下,数百家公司集体上演了“疯狂减持秀”。梳理这些减持案例可发现几大特点,一是高管辞职现象增多,或为减持准备;二是近90%的减持来自中小板与创业板;三是减持之前往往释放高送转等“利好”刺激股价。
涉及高管多达660人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自去年12月1日至今,两市共有超过33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涉及高管人数高达660人,涉及股东家数高达111家。其中高管个人名下股份的减持总股份合计3.816亿股,相应参考市值达41.9亿元;以公司股东名义(公司形式)合计减持总股数达10.27亿股,相应参考市值为76.59亿元。
此外,记者还梳理发现,从减持时间上来看,自2012年12月份初市场反弹,随着行情回暖的持续,上市公司股东和高管们的减持行为日趋密集,呈愈演愈烈势态。从减持方式上来看,减持股数较大者以及以公司形式存在的重要股东,多采用大宗交易方式,以尽量减少对股价的冲击,且成交价格折扣不大;而减持量相对少的高管则多选择二级市场抛售,以求收益最大化。
创业板减持压力最大
在300多家近期发生了减持行为的上市公司里,近九成为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此乃这波“疯狂减持秀”的最大特点;其中又以创业板首发股份解禁最引市场关注。
据统计,与2012年12月的2089.45亿元解禁市值相比,2013年1月份1515.88亿元的解禁市值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创业板公司解禁市值为319.29亿元。而市场对1月创业板解禁群体尤为关注。
据万德资讯统计,创业板1月份的解禁市值为2013年全年最高的月份。这缘于不少公司的解禁股份为首发原始股股东限售股解禁,1月份20家创业板公司股份解禁,占A股限售股解禁公司59家的33.9%。此外,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此前将解禁时间延长到了今年1月份,也增加了该月份解禁市值。如今这部分的解禁压力已经到来。后续还会有越来越多上市满三年的创业板公司达到解禁时间窗口。
据《上海证券报》
114家证券公司去年净赚329亿请扫描该魔扣。